作者共发了74篇帖子。
(轉載知乎)在华威大学 (University of Warwick)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71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1 19:21
作者:青森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51267/answer/20073419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虽然我是布里斯托的学生,但是去华威
参观的时候觉得这里的晴天真的是太好看了!蓝天白云真的怎么也看不腻,布村的生活也很祥和宁静感觉差别不算很大哈哈。至于课程学习上我就不敢乱说话了。不过像这种等级的名校课程压力一般都很大,准入门槛也比较高,想当初我也差点错过布里斯托。我双非背景,均分只有75,凭借这样的条件走普申多半去不了什么好学校,但是最后我通过录取渠道居然拿到了offer。虽然价格真的不低,花了我爸妈24w才进入布里斯托
就读的,但是我们家的态度是投资现在其实更是投资未来,这上面花钱是含糊不得的。
有一说一,之前我根本没听说过什么是保录取,在网上冲浪看到的时候心里就一个字——假!后来在申请留学的时候发现自己走普申根本去不了什么好学校,就想起了保录取,于是我去网上查证了很多资料,也托我爸妈问了一些留学相关的专业人士,在才确定这是完全正规合法的项目。保录取简单来说就是学历置换、背景优化和提升,再加上海外学术和业界大牛的推荐信,这样就可以稳拿名校offer了。像我这样条件一般但是爸妈很支持的话,走保录取就可以去到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名校了。
不过保录取虽好,选择机构的时候不能随意,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我们家查找了很多资料和信息,最后看到 
@Admitpro名校直升这家机构。我们第一件事就是查看他们公司的资质(天眼通用起来~),在确定公司资质的正规性之后就继续去做了实地考察(有线下办公地点才让我感觉靠谱)。当时和我对接的咨询师没有介绍其他杂七杂八的项目,在了解我的需求和状况之后直接为我详细介绍了保录取相关信息,并且分享了很多和我一样条件甚至比我还差却成功进入名校留学的成功案例。总之机构的专业度、正规性各方面都让我和我爸妈比较有安全感,所以最后决定和他们合作签约。
流程第一步就是择校评估
,Admitpro为我安排了一次直接的面对面交流。整个过程顾问的思路都很清晰明确,就是要为我选择一个适合我能力水平和发展目标的学校,在进行深入的评估与剖析之后,最终选择英国的布里斯托大学
作为我的学校,我当时真的开心坏了,我听说过这座名校,但是放在之前我是怎么也不敢想我能进入布里斯托就读的,这都要感谢Admitpro和我爸妈的大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后续操作流程上采取的是全包式服务
,我只用弄好我自己的资,其余的工作都交给他们就可以了。而且Admitpro的顾问还经常提醒我要记得检查流程和资料,我时不时也会用账户密码关注一下进度和流程,他们宣传特点里的申请透明化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反正我和我父母觉得这样的服务才能让人安全放心。网申下offer的时候我也拿到了属于我的offer,整个朋友圈都为我欢呼,我爸妈也很激动。
现在回头看之前的日子,觉得那时候自己没有放弃留学的念头而是坚持下去真是太好了。在国外的生活和国内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但是让我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方式和态度。而在名校浓郁学术氛围的影响下我也没有停下自己钻研学术的脚步,我也在努力汲取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和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能力。其实无论怎么样,只要自己尽力去尝试,有属于自己独到的收获,那你的付出就是有价值的。希望每个想出国留学的同学都美梦成真!
72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1 19:22
作者:AdmitWrite线上留学服务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51267/answer/267121680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 华威大学 刘学姐 提供
(注:导师学历已通过平台审核,真实可查)

背景简述
在回答题主问题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吧,我是华威大学电子商务管理专业的硕士,本科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学金融与财务管理专业,DIY申请的研究生,雅思考了两次,第一次是6.5分(listening7,reading7,speaking6,writing6),第二次考了7分(listening7.5,reading7.5,speaking6.5,writing6.5)。
收到了包括Warwick的e-business management专业、Durham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Education专业、Edinburgh的Education专业、Glasgow,的Educational Studies专业以及Nottingham的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TCSOL)专业等五所学校及不同专业的offer,最后选择了Warwick。

现在在拥有最大国内市场份额的知名在线英语少儿教育公司担任海外BD,同时还从事以就业为导向的留学申请指导工作。


大学经历
我本科是在英国诺丁汉大学
的中国分校读的,也因此,我比较早就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了。我是在大二那年决定要出国继续读研的,为了更好地为出国读研做准备,我也就忍痛放弃了大三外出交换的机会。在大学期间,我活跃于各大社团,积极参加实习和各种社会实践,就是为了通过实践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还有提高各种技能点。也是因为这样,我在学习上花费的精力比较少,学习成绩也比周围的同学差一些。所以,我的成绩对于申请来说,可以说是非常没有优势的。


大学期间参与青年公益大赛自我剖析
升入大三,我就开始准备各项申请相关的事宜了,申请过程也可以说是比较曲折的。出师不利,在初期就开始犯大错,我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不够清晰,对学校和专业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定位,也因此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因此,我得出的第一个教训就是:一定要先想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再进一步规划路线,一定不要两手乱抓!但好在最后还是获得了不错的结果,收到了我最喜欢的学校和专业的offer。而且我在研究生阶段所学的知识和现在的工作也比较对口,可以说是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上越走越远。

今天,就想简单分享一下我的硕士申请经历,在申请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通识教育机构实习申请之路
先来说说我“出师不利”的经历吧!我最开始准备的是美国的学校,大家都知道,申请美国和英国的硕士,所需要准备的考试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申请美国的研究生根据所申请的专业不同,要参加的考试主要以GRE(普遍专业)或GMAT(商科类)为主。而申请英国的学校则主要以雅思为主。后来我根据自己的各方面情况,慎重考虑之后,还是觉得无论是从时间、花费还是申请难度来看,都是英国比较适合我。所以我的大方向从一开始就错了,浪费了好多时间准备GMAT考试。而且当我决定转战英国的时候,时间已经比较晚了,大四上半学期都过了两个月了,我却要重新开始准备留学申请的各种考试和材料,争分夺秒的,真的可以用惊险来形容。

因为我之前在学校的时候参加的大多数都是教育行业的实践活动,再加上我也挺喜欢这个行业的,未来规划中也将此作为主要方向,因此在选择研究生专业的时候,也将教育专业作为了其中一个选项,在择校时也会侧重分析学校的教育专业的排名情况和学习氛围。

但我本科阶段的成绩并没有什么优势,而且又是跨专业(本专业商科,跨专业申请教育学的研究生),所以我在一开始是对自己持怀疑状态的。但好在我的心态比较好,一个好的心态真的可以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即使面对棘手的困难,只要相信自己,脚踏实地地把每一个小任务用心做好,再大的困难也都可以迎刃而解。


作为 DFC 宁波地区负责人,带领小朋友发现社会的问题,共同找寻解决办法

PS因为没有经验,我在刚开始写PS时,真的可以说是无从下手。于是我也在网上找了许多的范文,并且对那些范文认真仔细地做了一番分析。但遗憾的是,那些网上的范文都千篇一律,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模板,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闪光点。

如果只是单纯地按照套路来写作的话,说服力真的不太高,看这样的文章就像是在听一个人用平淡无奇的语调来讲述自己平凡的人生经历一般,是很难吸引老师们的兴趣的。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审核老师在挑选学生的过程中也是在为学院的未来做打算,无论从教学管理还是从对学校的发展来看,有潜力、有能力、对学术充满热情的优质学生都是各个学校渴望招揽的人才。


需要注意的点
所以我们在写PS的时候一定要有侧重点,要让审核老师看到我们的用心和热情,其中要表现出自己对该校、该专业的了解和看法,自己对该学院的喜爱以及渴望进入该学院学习的强烈热情,可以简要分析一下所申请的学校和其他同类竞争学校之间的优势对比情况,这能更好地让老师知道你是花了心思的,是真的想到他们学校的。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写PS的时候一定要突出自己的核心优势和所申请专业的匹配度,总之就是要向老师说明自己是适合这个专业,并且是有能力完成学术研究的。

现在就来讲一下我自己在写PS时的构思过程,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怎样写一篇合格的PS。我当初主要是从“为什么要跨专业”“为此我作出了什么努力”“怎样向老师介绍自己的一些经历,让他们知道我是一个优秀的申请者”以及“为什么我会选择这所学校作为我的目标院校”等几个方面来写作的。同时要在文中明确体现出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学术或者是职业规划都可以涉及。还要围绕自己的3大核心优势,让审核老师们对我产生更大的兴趣。

我在整个写作过程中都紧密结合了我的相关实践和实习经历,这是在向老师们说明:虽然我不是教育学专业出身,但我在教育行业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包括我在教育机构、公益组织等地实习,以及担任家庭教师、到山区支教等经历,这些丰富的实践经历都可以体现我对教育行业的喜爱和热情。有一个小细节要跟大家分享,CV也是很重要的噢!我在写这些经历的时候,并不是一股脑地全部列举出来,而是选出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有序地列举在了CV里面,这样就能够和PS相互照应,加强实践经历的说服力。毕竟PS只是对我们描写我们的个人特征和能力有比较大的作用,仅靠PS是无法全面地展现我们的具体经历的。


上文也说了,我们在PS中也要说明自己选择这一学校作为目标院校的原因。要写好这一块的内容,就一定要充分查找相关资料,对学校的背景和各种信息做好充分的功课。就以我自己为例吧,当时我在写申请Durham的PS时,就在网上对Durham的所有相关消息都做了搜索和整理。Durham虽然没有牛津和剑桥那么样的高名气,但它的教育专业很厉害,在英国是top5。我还查阅了Durham官网上的所有信息,记录了专业课程设置、师资情况、学校的日常生活等内容。除此之外,我还查阅了大量的经验贴,还向一些从Durham毕业的前辈那里咨询了许多相关问题。在这些地毯式的搜索之后,才开始写“为什么将Durham作为我的目标院校”这个板块。

当年我一共申请了5个教育学专业的学校,收到了除了UCL以外的四所学校都给我发了Offer,申请UCL失败的原因也是因为我当时对这所学校没有太高的热情,所以在申请时没有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充分了解这个学校,而且该校的教育学院是刚刚成立的,能查找到的资料和经验贴也非常有限。


到甘肃支教现在再想想,我当年的成绩真的可以用平庸来形容,我能够收到这些学校的Offer,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对教育行业充满热情,再加上比较有侧重点地向老师们展现了我的核心优势。虽然整个申请过程不算顺畅,中间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能有这个结果,我已经非常满意了。




IELTS收到学校的Offer之后,我就开始准备雅思考试了。第一次考试,可以用掉以轻心这四个字来形容。我对自己太过自信了,认为我既然已经考过了GMAT了,雅思应该问题也不大吧?因此我只复习了几天就上了场,最后的结果自然也是有些打脸了。阅读和听力我的基础都还不错,但由于复习不充分,口语和写作发挥得不好,考完之后就有预感要重新准备了,结果也是如此。


width="220"/>考完第一次之后,我就开始在网上大量地搜索各种雅思备考心得和攻略。这才知道原来考雅思是有“鸡精”和模板一说的。要想提高应试分数,还是要掌握一些技巧和套路。尤其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写作和口语这两项考试是很难得到高分的,更是要花时间好好准备。突击学习了两个多月,我终于顺利通过了雅思考试。

我后来又在某宝上买了一些网课和鸡精,每天睡觉前和起床后就简单看一眼,每天给自己选一个主题,开始自言自语地练口语。在准备口语考试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一个主题是可以发散出很多问题的,所以只要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主题,自己加以扩展练习就可以了。

我在准备写作时,将写作分为两个部分的内容,主要掌握基础的那部分,其实准备到这一块也就差不多了。但也有小道消息说,如果选择国外的考场(如日韩泰等),或者是选择如广西、贵阳等这些偏远地区的考场的话,比起在较发达的地区参加考试,口语考试会给更高分一些。这个大家简单看看就好吧,好好准备,其实在哪里考试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啦!


重新开始
现在想想,我这个人真的是闲不太住,在准备雅思考试的同时,我还到网易参加了4个月的实习。也正是这段经历,让我最后放弃了之前好不容易获得的Offer,重新准备申请,选择了电子商务管理这一专业。


网易考拉宁波年会我之前有幸跟一位教育学专业的导师深谈,也是这次谈话,让我重新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坚定地选择教育学的话,那么我以后很大概率会成为一名教师,亦或是在教育机构任职,职业的发展前景其实是比较有限的。

而当今的世界是高速发展的,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我们的未来可以说是互联网的世界,有了互联网的影响,教育的影响范围也可以变得更广,这样我们就有了更多的可能。但是我仔细搜索了一下,英国的学校并没有e-learning
这一专业。但偶然之中,我通过一名学姐得知Warwick有一个e-business management的专业,这一专业虽然和教育相差很大,但我仔细了解后发现,这一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和互联网息息相关的,实用性非常强,而且该专业在EDUNIVERSAL 2015-2016年度的全球排名也高居NO.1。不仅课程很吸引我,该专业还提供了许多到企业参观学习的机会。而且该校的成绩评分系统也是一个很大的亮点,英国的很多学校都是单一地以期末成绩为标准,很多人临时抱佛脚也可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而Warwick的e-business management不同,成绩考察是将essay和project相结合的,这样能学到更实用的知识,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而学习。

我开始申请Warwick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而且由于换了专业,我所有的材料都要重新开始准备。但好歹之前申请教育学专业有过经验了,准备起来也可以说是比较得心应手。我阐述了自己对传统教育和e-learning的认识和联系,并将自己希望影响更多学生的愿景也表达出来,正好又参加了网易的实习,也就将这一段经历写了上去。


正式提交后,在两周内我就收到了Warwick的回复。至此,我长达9个月的研究生申请经历也就结束了,真的很感谢这段充实的经历,很感谢支持我的亲人朋友,很感谢给我提供建议的所有老师和朋友。

写在最后
写下这篇文章的如今,我已经从Warwick毕业两年了,当初放弃深爱的教育学,选择另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这个选择我丝毫没有感到后悔过。虽然一波三折,但我至少还是取得了一个不错的结果嘛!我在毕业之后,就开始在中国最大的在线少儿英语机构从事海外市场的相关工作,也是和教育沾边,也算是不忘初心吧!

最后给所有要申请海外研究生的同学一个建议吧,千万不要单纯地为了上学而申请,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要跟自己的未来规划和长期目标相符合,这样所做的选择才是不让人后悔的!希望每一个追梦的你们都能够梦想成真!


导师背景
华威大学e-business management硕士(一等学位),宁波诺丁汉大学学士。
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为教育及电子商务方向。
收到包括Warwick,Durham,Edinburgh, Glasgow, Nottingham等硕士录取,专注以就业为导向的留学申请。
目前在占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在线英语少儿教育公司做海外BD的工作,拥有丰富的互联网行业求职经验和工作经历。

73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1 19:22
…毕业4年回头感慨一下华威大学真不错…现在在美国的乔治城大学就读,感受到了以前的学校的校园生活的丰富。比如我想练琴就可以去art center租琴房,学校还可以找老师教练琴,现在学校的网站被我翻烂了也找不到…

还有就是刚读研的时候发现很多论文网站都没权限,还是用的本科账号白嫖的,不过白嫖半年号就没了…
还有就是校园生活舒适,学校真的挺大的,有个校园还有景色的感觉真的很不错。在学校的时候没感觉到学校的,现在真的时不时怀念一下校园生活。


作者:ChloeZ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51267/answer/32819120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74楼 JosephHeinrich 2024-12-14 15:54

作者:沃里克老实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51267/answer/216224981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1fall的路过,想起一条写一条吧,争取毕业的时候写够100条

01. 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虽然冠以华威(Warwick,又译为沃里克)之名,但实际位于西米德兰(West Midlands)郡的考文垂(Coventry)西南郊,距离真正的华威镇还有9英里。

02.据我在wbs读本科的室友说,曾经真有人因为学校这个名字而坐错火车到了华威镇。到了愚人节,校报整了个大活,说因为华威大学并不在华威镇,名字具有极强的误导性,要更名为University of Canley,群里有人信以为真,给学校打电话,问能不能退学。

03. 学费是真的贵,放眼望去国际生硕士课程的学费,无论是不是商科就没有低于2万镑的,WMG基本都2万8起,wbs不少专业甚至直接3万+,在带英学费排行榜上大概仅次于帝国理工,妥妥的第一梯队。(更新:现在更贵了)

04. 尽管学费贵,但绝大多数申请者连交学费的机会都没有(学校负责人的原话:”只有10%的申请者最后可以拿到unconditional offer“)。22fall申请季,尽管美国的留学生政策向好,对英国有一定分流作用,但国内研究生的内卷情况仍毫无缓解,再加上国内经济不景气,导致更多人选择出国留学,我个人猜测,申请难度和21fall持平或者略难一点。(更新:果然是更难了)

05. 中国学生非常特别极其喜欢拉微信群,学校群、学院群、专业群要拉,租房、买二手、直播也要拉个群,住CA/CP/TV的也各自拉群,去XX地方玩拼车都要拉个群,甚至还有哈利波特群……但大多数群最后都归于沉寂,沦为代写发广告的地方。

06. 被UCL抢走了不少学生,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几个“尽管华威的押金都交了房子都订好了,但最后还是投奔UCL”的人。

07. 据说学生男女比例是一比一,不过在中国学生这,感觉是女六男四或者女七男三,当然这个比例在英国各校中已经算是相对不失调。学校周边中国人租房,也基本是全女或者四女一男或者五女两男,几乎没见过男生占一半以上的房源。

08. 有人说英国留学生“10个人里有6个学商科或者跟商科沾边的专业”,在华威这个数字恐怕要上升到8,剩下的2个里还有1.5个是传媒或者教育类的。

09. 学校离Cannon Park购物中心很近,购物中心虽小,但超市、邮局、手机店、电子产品店、药店、卖二手游戏的、服装店、理发店、修理店一应俱全,甚至还有配钥匙的。购物中心里面的Tesco,解决了无数我这样节(pin)俭(qiong)华威学子的午饭和晚饭。尤其是£3 Meal Deal,任选1份主食+1瓶饮料+1份零食才3镑,每次我去买,饮料都直接拿Vitacoco椰子水(单价2镑多),感觉三明治和零食都像是白捡的……

10. 据我不完全观察,购物中心里性价比最高的是Iceland和Tesco,有些商品的价格低到让我怀疑老板是不是靠开超市洗黑钱;邮局超市(开在一个邮局里的超市,前台是个中国小姐姐)号称中超,但是限于面积有限其实品类并不怎么丰富;中国食品最全价格最公道的,反而是一个叫Seoul Plaza的韩国超市;日用品的话Tesco和Boots各有春秋,总的来说Tesco胜在种类多且便宜,Boots稍贵但药妆和清洁类产品质量比较好;还有一家叫Bargain Guys的,不过里面的东西感觉一点都不便宜。

11. 从学校坐公交到考文垂市中心,NX bus单程2.2镑,天票4镑,打Uber大概是9镑,打出租车11~15镑,所以三四个人一起出行的话,反而是打Uber再AA更合适。

12. 住学校宿舍的我不清楚,但住CA或者CP的人,绝对见过一种长腿蚊子,体格大的出奇,不吸血不咬人,就是一直叫唤很烦人。最开始还想打死或者轰走它们,结果发现数量一点也不见少,反正也不咬人,就随它们去了。

13. 某些在wbs的学霸、读传媒的卷王、念CS的高材生,白天装的人五人六,一上酒桌无论男女长幼,就好像换了个人。平时的禁欲系学霸,几杯马尿下肚后直接焊死车门开车。平时走甜妹风的女生,上桌后烟酒不分家,喝高了以后跟学霸一块开车。疫情不严重时据说还有组团去喝酒蹦迪,疫情严重后基本都是聚在某人家里喝第一轮,喝到10点多让路远的先回家,剩下的人会喝到夜里两三点,UBER都打不到,索性就直接住下。

14. 接上条,据本人对多个专业的研究生的观察,刚开学时,之前在英本上学的最能喝,其次是宁诺西浦这种中外合办的,纯国内本科过来的时候一般酒量最小。不过经过几个月的“酒精考验”,三者的差距会急剧缩小,甚至出现倒挂现象。

15. 再接一条,本人已经对扑克牌里的2产生了生理性的厌恶。

16. 住考文垂市区公寓或者学校宿舍的还好,据同学说可以随便扔垃圾,但住CA/CP的人,估计都没少为扔垃圾的事操心。反正我是一直没分清哪周该扔哪种,每周二就直接把所有垃圾桶都拖出去,周三再推回来。

17. 如果在学校及附近看到BBA,那驾驶员多半是亚洲脸。白人黑人印度人中东人大多开大众、雷诺、标致或日系车,或者是车龄很长的BBA。

18. 学习不忙的时候,每天三问: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学习忙的时候:直接去Tesco或者煮方便面。

19. 身边认识的人,几乎都把Tesco购物车推回家过,绝大多数人过几天还会推回去,但也有少数购物车从此就在后院安了家。学校还在入口处挂了牌子,禁止把购物车推进学校。

20. 在想找对象的情况下,只要别颜值低到惨绝人寰,抠门的一毛钱舍不得花,男生脸皮厚点、女生别太端着,找男/女朋友真心不难。当然,能否撑过毕业就全看造化。

21. Reading List永远读不完,Moodle里的视频永远看不完,所幸挑重点看也能及格。

22. 中国学生方差极大,既有少数喜欢超额完成任务的卷王,也有不拖到DDL绝不干活的拖延癌,更有写不出来就直接氪金找DX的混子……

23. 印度同学人均社交牛逼症,各个社团除了英国本地人就属印度人最多。部分中国同学大概是从小英语听说训练不足,和人交流的时候显得傻傻的。前两天在Cannon Park购物中心那个Boots,看见一售货员结账后用英语问一中国留学生要不要小票,问了两三遍中国学生愣是没听懂,最后售货员的眼神就是:这都听不明白还上个P的学啊

24. 学校周边玩的地方确实不多,也就是考文垂市区、Leamington Spa、华威镇和Kenilworth这种,几个周末就玩腻了。好在考文垂位于英格兰中部,距伯明翰(坐火车二十多分钟)、牛津(坐火车四十多分钟)、伦敦(到Euston站大约一个半小时)都不远,基本上能实现当天来回。周末也可以去约克、曼城、利物浦来个自由行,不耽误平时学校上课。

25. 说起坐火车,刚开学的时候还老老实实从考文垂站坐车,后来发现一个宝藏站——Canley,离学校近,进站的时候既没有闸机,也没人检票,而伦敦Euston在出站的时候也没有检票的闸机,再加上周末很少能碰见查票的人,嘿嘿……当然,这个想法只被朋友的朋友验证过,我还是没胆逃票。

26. 考文垂和伯明翰的中餐馆,如果开在中国,基本上不出一个月就得倒闭,但鉴于英国同行的水平有限,这些中餐馆在中国学生的支持下也能在当地生根发芽。个人评测:胡椒大厨中规中矩,桃苑名不副实,锦里相对比较好,至于快乐小羊、中英、海底捞这样的,非土豪建议绕行,忍一忍回国再吃吧。

27. 之前听说中国人出了国就抱团,都不和外国人交流,到了华威以后才知道,不论国籍,抱团都很常见,中国大陆人在一起抱团,香港人、台湾人、韩国人、印度人都抱团。前两天上课,跟一个哥伦比亚人和墨西哥人坐到一块,俩人直接用西语聊上了,把我给晾在一边……

28. 学校里和CP一带治安不错,晚上一个人走问题不大,走了这么多次就碰见过一次有人在抽“叶子”的。Canley附近的话,肉眼可见的治安不如CP和学校附近,女生最好是别晚上出去或者跟男生结伴。

29. 和其他学校相比,华威大多数授课型研究生的课业压力还是不小的,但远远到不了国内高中的强度。大多数人都就是周一到周五白天学习,每周一两次晚上学到九十点,周末基本都分散到英国各地旅游。

30. Iceland那个长相酷似利物浦球员萨拉赫的收银员小哥,会的唯一一句中文还是我教的,你们有空可以问问他会哪句,有惊喜。(更新:有一阵子没见过这个会中文的“萨拉赫”小哥,感觉是已经离职了)

31. 老师有大牛,也有个别水货,水货老师属于那种“我知道我很水,我也知道你知道我水,但我还是在讲台上混着”。不过这点不算华威特色,我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也有不少这样的老师。

32. Roots里面偶尔会碰见免费送书的活动,不过对这些书别有太多期待,毕竟能沦落到被免费送的,都是打对折还卖不出去的书……我见过被送的书有:希伯来语入门(第三册)(第一册第二册不知道去哪了)、Windows 7 的操作技巧、孤独星球(某个特别偏远几乎没人去的国家)。

33. 因为疫情,21fall不少Lecture都改成了网课,少数线下Lecture也大多是聚在一起看老师用Teams直播,而且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网课平台,上课的时候会用到Teams、Moodle、Tabula、Mywbs、Vevox,有时候Tabula上会显示ddl,但要从Moodle上提交……

34. 和国内的大学老师不同,华威有一部分老师连固定的办公室都没有,所谓的office hour就是约个时间在教学楼里随便找个地方聊聊……甚至有一位老师,住在曼彻斯特旁边一个叫哈德斯菲尔德的小镇上,没课的时候远程办公,有课的时候再开两个小时车过来上课。

35. 不少老师在走上讲台前是继承家业或者自己努力当上老板,上课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事情,而非靠教书养家糊口。这大概就是在21年底及22年3月英国全国大学罢工的活动中,前100的学校里只有华威没有参与的原因吧……毕竟老师真不差钱。

36. 校园里有一位黑人老哥,平均每周出现一两次,见人就伸手要钱,也不多要,每次只要一镑。说话倒是客气,左一个“excuse me”右一个“please”,伸手不打笑脸人,每次见到他我都说我没硬币,他也不说什么,直接换下一个目标继续。

37. 尽管都在一个城市,但华威大学和考文垂大学的关系,并不像伦敦的UCL和KCL那样剑拔弩张。一是两个学校的距离很远,坐公交都要20来分钟;二是两个学校的规模、排名、生源、擅长的领域完全不同,根本竞争不到一块去,比如足球领域,曼联和曼城算是同城死敌,但曼联和维冈竞技虽然也是同城,但都踢不到一块去,肯定没啥敌意;三是考文垂大学给华威输送了不少本科毕业生,双方合作很愉快,自然也恨不起来。

38. Boots的新冠检测包领完了怎么办?不用急,在Senate House进门右拐直接就能领,存货充足而且不用花钱。(更新:此条已失效,现在哪都没免费检测包了)

39. 在学校打印文件还是很方便的,直接用学生邮箱给mobile.printing@live.warwick.ac.uk发一个空白邮件,附件带上要打印的文件。进学校以后随便找一个打印机,刷学生卡就能在打印机上看到要打的文件。

40. 微博上流传着一个华威导师的黑名单,个人感觉不真,一个被评价为“可怕”的老师,实际为人挺不错的,只是教课的时候比较严格,而且课程难度相对大一些罢了。还有一位被评价为“傻逼,啥都不会”的老师,退休前是发改委的,国家部委的人被一个学生说啥都不会,你品,你细品……

41. 别光和中国同学玩,抽空也去认识认识其他国家的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过来上学的,除了个别拿奖学金的卷王,剩下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富二代富三代,发展中国家的老百姓,还真负担不起华威的学费。印度老哥家里是开公司的,中东老哥的手表就值人民币六位数,哈萨克斯坦老哥直接把老婆和孩子们接过来脱产上学,还有一位墨西哥大姐和一位哥伦比亚大哥家里也贼有钱,不过我没敢问他们家是做什么的(狗头)

42. 华威的烟民是真的多,从比例上看比我本科学校高多了,也不知道为啥(这条是我小组讨论的时候,一组七个人除了我全是烟民,他们出去抽烟的时候我写的)

43. 学校里面吃饭的地方还算多,价钱大概在人均六七镑,我个人比较常去的是Fusion、NAIC楼下的星巴克、Pret a Manger、Roots,或者干脆去Tesco买3镑套餐,周三Piazza会有流动摊位卖各国快餐,周五图书馆一楼有卖炸鱼薯条的,当然了,口味因人而异,我见过一日本女生吃了一半就说腻的吃不下去,也见过一中亚某某斯坦的老哥和我一样咣咣咣嗯造一大盒。

44. 几乎所有群的保留节目:骂渣男。我也奇怪为啥华威渣男那么多……

45. 课程难度和成绩没必然联系,有的课上课难度不大,老师要求也不高,大家嘻嘻哈哈上完了还觉得老师挺不错,很好混,结果一出分一大帮人都50多分。有的课上课特别折磨,又是上课前在moodle上做pre work,又是提前布置reading list,课上还有考试和presentation,课后又留了assignment,大家纷纷叫苦不迭,结果一出分70多分的一群,几乎所有人都65以上,大家又高呼真香。

46. 如果想去安静的地方学习,首选传媒学院的新大楼(roots斜对面的那个砖红色楼),不光硬件设施好,而且其他学院的卡也能刷开传媒学院的门,反之传媒学院的卡却刷不开其他学院的门……

47. 详细评测一下华威大学周边可玩的地方:考文垂我平均每周要去一两次,不过基本上只为了坐火车,市区没啥意思,唯一值得一看的就是大教堂,去的时候记得避开周日上午礼拜,要不白跑一趟。市区东北边还有一个天鹅湖(Swanswell Park & Pool),风景还可以,天鹅比华威鹅的大,有空可以去拍拍照。

48. 接上条。伯明翰比考文垂强点有限,主要是市中心(尤其火车站附近)过于脏乱差,实在影响心情。除了去Bullring购物以外,周末的时候也可以去运河边上找艘游船,一人10镑(只收现金)就能坐船游览近一个小时,看一看浴血黑帮同款场景。至于别的我觉得就属实无聊了,我在约克和爱丁堡上学的同学们来伯明翰玩,纷纷表示英国第二大城市就这?

49. 接上条。华威大学周边的几个小镇基本都差不多,适合生活,但对游客来说很无聊。Kenilworth和Warwick这两个镇几乎一模一样,各自都有一个城堡,街道也像是复制粘贴出来的,满街都是退休的老头老太太遛弯。如果非要去一个华威大学周边的小镇的话,我推荐Leamington Spa,从学校坐11路公交就能到,镇上教堂、商场什么的一应俱全,还能去附近的Chesterton Windmill看看,如果你玩过《极限竞速:地平线4》的话,一定非常熟悉这个风车。顺便一提,《极限竞速:地平线4》的制作组就在Leamington Spa,大概是当年觉得取景方便才选的这个风车吧?

Ref: https://www.reddit.com/r/ForzaHorizon/comments/hqkqel/the_real_life_location_of_the_windmill_jump/

50. 街上路虎是真的多,想来也正常,毕竟捷豹路虎的总部就在考文垂。本科的时候,学校组织去日本名古屋(丰田总部在名古屋隔壁的丰田市)交流,那边也是满大街的丰田。

51. 不少人选的选修课和本专业跨度很大,有Business Analysis专业去选修供应链的,有供应链管理专业去学数据分析的,有传媒专业选R语言的,也有国贸的去选市场营销的……最后大家发现尽管专业完全不同,学的东西却殊途同归……

52. 多数在华威读研的中国留学生,本科都是9/2,最差的也是个一本或者中外合办,回国以后哪怕是靠本科学历找工作也不难,当然找到满意的工作也不容易。所以我觉得华威这个牌子,对一个人学历提升的效果比较有限,如果抱着上完华威就能翻身的想法,那多半是要失望的。

53. 学校有个e-sport centre,说白了就是国内的网吧,5镑一小时,买的时间长了最低能到2.5镑一小时。考文垂市中心也有个网鱼,价格不清楚。

54. 传媒学院一楼的Nero cafe,里面有我在英国喝过最好喝的澳白(Flat white),不知道为啥,哪怕是别家Nero的澳白都没有这家的好喝。

55. 澳大利亚的国父Henry Parkes,就出生在学校北边的Canley,无聊的冷知识又增加了……

56. 这条我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写:华威内部有一条完整的鄙视链。大致方向就是数学和纯经济看不起wbs,wbs里的AF和Fin看不起wbs以BA为首的“水专业”,以上所有又看不起以WMG为首的其他学院,传媒在一旁看戏。现实生活中,大家顾忌到“校友情分”多少还会装一下,在网络中基本就肆无忌惮了,甚至不惜造谣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例如以下几位:

57. 相比于国内,学校附近的基础设施建设只能用缓慢来形容了。考文垂的新火车站,我21年9月来的时候就已经建好了主体结构,但直到22年4月复活节才投入使用。学校附近的Vita公寓,我来的时候就在建,直到22年9月初才勉强建好。

58. 尽管题目里带着名校就读体验的tag,但华威在知名度上确实和“名校”没什么关系。路人知名度上远不如隔壁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甚至连纽卡斯尔大学和利物浦大学仗着城市和足球队出名,在国内也有不低的知名度(我打算去英国留学之前,连华威的名字都没听说过)。据传某华威学生自报家门后,对面愣了一下表示:啥?华为?你在英国学修手机的?

59. IMC旁边不时会有一家印度人开的流动摊位,但是来不来随机,上午来还是下午来也随机,卖的也都是“干净又卫生”。我吃过几次,属于难吃倒是不难吃,但吃几次就受不了的程度。

60. 华威在官网上生成自己是英国top 10大学,不仅仅是因为QS排名,而是在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排名中都能进前10,但也基本上在第九第十晃悠。

61. 入学前和在校期间还成天想着学校排名再往上升点该多好,排名超过布里斯托手舞足蹈,排名被布里斯托超又捶胸顿足,找到工作以后,对于QS这种商业排名彻底祛魅,后来QS一出来就是:哦,华威还是这个名次,到现在我连今年华威是六十多名还是七十多名都不记得了。

(未完待续)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