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0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何看待清华北大疯狂扩招博士后?
41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8 17:26

某匿名用户:


扩招硕博博后才能提高排名啊

42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8 17:26

土土:


本硕博都在211混日子。。博士毕业来劲了。。想去清华镀镀金。。。

请问贵校博士后前置学历不太行的能申到么?

43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8 17:27

顾七兮:



打个广告,实验室招热物理等工科博士后


44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8 17:27

蹲坑时的思考:



感觉各个高校和研究所都在疯狂找博后。不仅仅是清华北大。


45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8 17:27
作者:智学考研大叔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164139/answer/266382858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9月6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发布会上表示,接下来要推动高校扩大博士后。

博士后,指的是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学科研究的工作职务,一般是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的人员。博士后时间不长,被认为是一种从事科研的过渡性安排,一般为2年。


截至2021年10月,全国已在所有“双一流”大学以及国家重点科研院所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352个,在大型企业、科研型事业单位、经济园区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874个,全国累计招收博士后28万余人,累计出站16万人。2016年至2020年共招收博士后11.1万人,平均每年2.2万余人。

7月25日,上海发布全球招募令,将在世界范围内招募5157名博士后,这是继去年上海发布招募5627名博士后岗位后,继续推出的有一次重大引才活动。

在博士后待遇上,除了不错的薪酬待遇,如平均30万的年薪,最高达到70万元,还按照规定解决上海户口、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有超过30%的岗位提供自有公寓,超50%的岗位提供住房补贴。

自1985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实施博士后制度,在中国博士后发展史上创下的“八个第一”,2018年起又实施了“超级博士后”计划,依托众多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以及国家级科研平台和雄厚的科研实力,为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五大中心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不仅仅是上海,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以招募博士为核心的人才争夺战。如广东提出5年用63亿招博士、博士落户天津不受任何限制、山东一所高校一次性引进100名博士待遇不封顶。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不少高校实现了博士扩招,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首次突破13万人次!教育部信息表明,2021年我国在读博士达到50.95万人,今年毕业博士人数在7万人左右。

虽说“唯学历论”、“唯名校论”不可取,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学历在社会上越来越重要,何况,要获得博士学位也并非易事。对此,你怎么看?

46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8 17:28

有这个资源,应该招收真正的研究者啊!博士只是培训出来的候补,又不是研究者唯一的路线。

只能说,对人才的理解太狭窄。

侧面说明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追求研究的真相并不是第一位的。

这一点,就会决定很多东西了。

比如,未来。比如,目标。

研究精神,研究目标,事实第一,这些才是需要努力的方向。而不是证书党,论文党,应付职称。

会逐渐被真实淘汰。



作者:洪权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164139/answer/27623272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7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8 17:28


杨玲玲:


一样开始不要脸了

48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8 17:28

不清楚唉,刚刚入站



作者:玉米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164139/answer/223640227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9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8 17:28
50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12 21:06

国内博后市场很乱!博士后就是一份短暂的工作经历,另一段交智商税的阅历,不要去国内高校做博后,高校最不缺的就是韭菜,尤其是C9,国产博后更难留下来,另外,你知道什么叫“嫡系”吗,甘心去给嫡系打工?!国人大多是具有从众心理的,做博士后之前先问一下自己是不是适合,不要觉得在博士期间稍微做出点成果就飘了,很多博士只是个合格的苦力,而不是脑力,缺乏创新力。博后阶段不要轻易转方向,否则会死得很难看!

另外,研究所博士后,只要导师不是大龄摆烂型或内部“关系户”,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会参与课题的规划设计,高校的合作导师基本都是AD患者,连文献都不看,就知道刷刷公众号,所谓的指导、组会,只不过是push的手段而已。一流的PI在中科院一流研究所,二流的PI在南科大、西湖大学等创新机构,三流的PI在C9…高校里很多都是割韭菜的高手,当然每个机构内部也良莠不齐!读过博士的都应该清楚,华(Guo)人导师大都极其变态,人品大多不咋地,合作导师的人品比平台、帽子和职位更重要!有课题组主页的看看本校生源的研究生比例有多少,这是一个导师人品风向标,有些导师课题组基本都是本校生源,有些本校生源可能都不足一成!



作者:牢笼志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164139/answer/8419785582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