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167篇帖子。
(轉載知乎)为什么美国人嗜甜如命却发明了美式咖啡?
41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1

作者:嘉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94696677/answer/449147512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正是因为美国人嗜甜如命吃不了苦才有的美式咖啡。

土耳其,欧洲喝的咖啡都是很浓的。美国的咖啡就是意式浓缩掺水和稀和淡。所以你在欧洲点美式,人家会上一杯浓缩,一杯清水让你自己掺在一起。他们掺会脏了他们的手。就像披萨里放菠萝。螺蛳粉里倒牛奶。就是嚯嚯好东西的操作。

美式是只剩酸苦没了香醇。咖啡豆最后被做成美式算是白死了。

一群崇洋媚外的觉得自己喝个美式多装13。以为自己很高雅,很懂咖啡。把美式带火了。

喝美式就像一个人说爱喝茶,喝的什么茶,康师傅冰红茶,康师傅绿茶。本来就是美国大老粗红脖子提神喝的。本来就是受不了咖啡机直接萃取出来的,掺水魔改的东西。一群觉得自己美爹的东西就是高级。显得自己时尚。

都是东施效颦。什么星巴克,麦当劳都是人家底层的平常东西。就跟我们早餐吃包子喝豆浆一样。被一群国内自卑又献媚的拿来装13。

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日常都需要咖啡。美式只不过是分量大的咖啡。没有任何特别。美国是资本主义大本营。美国的资本家给民众灌输一些错误的思想,价值观。所以美国人胡吃海喝,底层被各路资本洗脑收割。可乐,重糖碳酸,伤牙又伤血管,在疯狂宣传下是全民狂欢,烟草,聘请各路专家证明无害,好莱坞宣传。各种深加工食品,已经替代了一日三餐。工业品就是饭,不需要自己麻烦做。止痛药,失眠药当饭吃。早就把老美的身体整的七荤八素了,不靠咖啡顶着啥都干不了。(当然敢用更大劲的也有比如麻,冰,粉啥的。不敢用劲大的还不得猛灌咖啡)爆米花超大份,零食超大份,饮料超大份,汉堡超大份,咖啡跟别国相比也是超大份

42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2

比的原理:


谁告诉你美国人不会“往咖啡里疯狂加料”?所谓美式本来就是一杯黑咖啡上来,自己往里加料。一般咖啡店都有一个自助加料中心:

饭店里干脆直接把糖/奶给你排到每个桌子上。

如上图,早餐店标配:桌子上摆着糖和奶,自己往里加。

根据https://www.driveresearch.com/market-research-company-blog/coffee-survey/



只有18%的美国人喝不加料的咖啡(所谓黑咖啡)
77%的美国人加奶
44%的美国人加糖

43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2

过天涯:


你以为,

他们往水里面加糖?

……

他们直接往糖里面加水!

(吃固体甜点,用美式解齁)

44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3

作者:Terry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94696677/answer/445035230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式咖啡的出现跟美国人爱不爱吃甜没有半毛钱关系……

美式咖啡的起源目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这样的:

首先美式咖啡是相对意式咖啡而言的,意式咖啡的代表就是Espresso,国内翻译为浓缩咖啡,而美式咖啡可以理解成一种寡淡的,大量加水的咖啡。在意式的做法中,美式咖啡就是Espresso加水,就是这种体现。

在二战前,美国人是没有普遍饮品咖啡的习惯的,当时虽然也有咖啡馆,美洲也有种植咖啡,但在美国,咖啡仍然是价值比较高的消费品,远远没达到意大利那种,喝咖啡就像我们国人喝豆浆那么随意的程度。二战时期,咖啡则作为战略物资提供给前线的战士,因为咖啡本身具有提升兴奋的功能,在艰苦的军队生活中,这种饮品很快被接受。战后士兵复员,咖啡也不再由国家供应,但很多人仍然保留了喝咖啡的习惯。咖啡豆不是贵嘛,那买了磨粉,然后用滤袋装着去煮,你就想象下,茶叶供应不上的时候,人们喝茶那也是加一丢丢茶叶到水壶里反复煮,煮到味道都出来了喝。而喝习惯了浓缩咖啡的欧洲人,主要是意大利人,就嘲笑美国人喝的这种咖啡,说就像洗脚水一样,并把这种咖啡叫做美式咖啡。所以美式咖啡的原本含义,可以大致理解成加水的,寡淡的咖啡。但这个过程,就是当前美国咖啡界主流说法中的,第一波咖啡文化。

(现在有三波咖啡文化的说法,第一波就是上文说的咖啡启蒙,第二波是意式的推广,第三波也就是当前所处的,是精品咖啡文化,也有说法说北欧已经掀起了咖啡4.0时代。具体不赘述了,想表达的是,不要忘记这个说法是来自美国SCAA精品咖啡协会,描述的视角是美国的视角,放眼全球的整个咖啡发展历程的话,三波咖啡文化并不适配)

说了第一波,就多说两句,第二波咖啡文化的主要推动是星巴克,虽然星巴克在国内是高消费的表现,还有人说是装B专用。但星巴克本身的发展,确实建立在想把意大利那种优质的咖啡带到一战后美国的想法上的,创始人霍华德看到了里面的巨大商机。于是,他将意式的咖啡馆开到了美国,并且通过各种商业手段降低咖啡的价格,将咖啡从高端消费品变成了日常消费品,在这个过程中,他连锁化企业,标准化名称和出品,为了获得稳定的豆源而扶持上游,这一系列的动作,客观上推动了咖啡的发展。而每次将奢侈品变成常规品,都是诞生商业传奇的时候,星巴克就是这一波转变的先驱和最大获利者。其实国内也是一样的,我小时候是很少接触咖啡的,要么就是速溶,要么就是那些高端西餐厅里几十块钱一杯的咖啡。那时候的几十块钱放到现在,可能值个两三百的消费力了吧。星巴克的到来,虽然他一杯饮品当时也要去到二十多块钱,但确实降低了接触咖啡的门槛。随着星巴克的标准化定义和操作,美式咖啡变成了Espresso加水的固定配方,而美国退役大兵煮咖啡的做法,演变成了现在的滴虑咖啡。


45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5

知乎用户imk5qZ:


有没有可能太甜了所以用咖啡中和一下

作为最早吃糖的中国不也发明了大红袍这种苦味不次于美式的茶嘛

46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5

因为要用来下齁甜的发腻的糕点。

我一直不爱美式,实在要喝也是加奶加到接近拿铁的口感。一直到有次活动,主办方提供整桶的星巴克滴滤咖啡,配又大又甜的麦芬,且没有奶球,我意外发现这样搭配很解腻,就像国内桂花糕绿豆糕配茶喝。又甜又油又噎的糕饼,咬一口,用清淡无油又有点苦的咖啡顺下去,嘴里剩余的就是各种风味混合的味道,饱腹又提神。



作者:太阳的光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94696677/answer/581300535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7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6

陆可水:


我倒是更好奇,谁逆天改掉了冰美式咖啡的定义?害得我现在每次都要备注不要加糖、不要加奶→_→

48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6

分两部分说吧。

“美式咖啡”有两种,一种是其他回答说的Caffè americano,是用意式咖啡机,将热水高压经过咖啡粉做出一杯浓缩,然后加水。另一种是滴滤咖啡,你在网上能买到的很便宜的下面带个壶的“全自动咖啡机”做出来的就是这种,跟意式相比就是用时间换压力,通过较长时间(几分钟)的浸泡替代高压萃取的过程。

第一种是名字叫美式咖啡(下称粗体美式咖啡),是意大利人发明的。

第二种名字不叫美式咖啡(下称带引号的“美式咖啡”),但是因为是美国比较常见的咖啡饮料品种,所以也被我们称为“美式咖啡”。这种制作方法的原理出现的很早,只是因为流行发展在美国被约定俗成称为“美式咖啡”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

关于疯狂加料的问题,咖啡只是一种基底饮料,并没有规定不能加料。美式咖啡不是很了解,“美式咖啡”会直接从咖啡壶原样倒出来直接给顾客,但是提供“美式咖啡”的地方一般是会有大量自助的糖或者代糖供顾客取用的



作者:合臻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94696677/answer/459046876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9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7

宇宙边缘的大土豆:


水是糖的优秀溶剂

意式咖啡不是

50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28

石佛道海:


因为早期美国人也是穷人。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