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47篇帖子。
(轉載知乎)在日留学生能真正融入日本的社会吗?
31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3
以我在日本留学的这半年的经验来看。日本人是比较难以交往的一群人。他们的特点是彬彬有礼。但是很难融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在表面上大家维持非常礼貌,非常和平的状态。但是在背后究竟怎样融入他们的时世界真的很难。
日本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喜欢麻烦别人。也就是说他们从骨子里面不喜欢和别人。打交道。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告诉别人。就拿我们的研究生而言。我们研究室很少有互相讨论问题的。而在中国的同一个学术研究室可能低年级的同学问高年级问题的情况非常多。在日本是没有这种现象的。
再举个例子吧。有一次在我刚到日本两个月。我去找一个日本的同学。两个人一起吃饭讨论学术问题。其间也讨论到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当时我感觉到她和我讨论的津津有味儿。但是后来我再继续给他写信的时候。他就不在非常积极回答我啦。所以我觉得这次谈话是失败的。没有交到这个朋友。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21711/answer/14941959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2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4
某匿名用戶:


能。但很难。
表面上和睦友好没问题。交心困难。

33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4
作者:知乎用户PhJC0v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21711/answer/59988191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认为,在谈融入之前,首先你要达到融入的“标准”。恕我直言,来日留学的很多人普遍性格偏内向,同时有一大部分是在来日之前没有对日本这个国家有一个清晰的整体认识。很多是因为日本留学相对欧美便宜,自己的出身校又不足以和申请欧美的学生匹敌,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又深受动漫和日本明星影响,对这个国家有一种懵懂的憧憬——种种原因导致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在中国接触到的关于日本的信息量不足,而且有很强的偏向性。
对于美国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还是想说,平均而言,在日本的留学生掌握日语的程度,应该远低于在美留学生掌握英语的程度。这些人来到日本之后,刚开始来的新鲜劲一过去,发现日本和自己想象的有一定的落差,而且最大的问题逐渐凸显——自己的日语能力的不足。应该说来日本读理工科的中国学生,普遍日语水平相对都要低一些,甚至有些根本不能交流。不过这也没有办法,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在这里没有勇武之地,日本大学入试又普遍对留学生的日语要求不高;真正进了大学,日本人在一旁谈笑风生,大部分中国学生在一旁只有干瞪眼的份。同时由于现在中国留学生非常多,于是乎,大部分中国人便自然和中国人打成一片,到头来说自己“无法融入”。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一些“表里”性;对于日本来说,作为其“表”的花道,武士,茶道;作为其“里”的集体主义,上下级关系等,作为一个中国人想要融入,必须都要有一些理解和认识。特别是其“里”文化,在没有来到日本亲身体会之前,很多国人是无法理解的。而理解这些东西,无不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成本,而作为一个学生,很难在短短几年留学中去体会咀嚼这些东西。而且到头来我们还得回到语言能力的问题上来。很多理工科学生的语言能力连读懂这些都做不到,更别提理解了。而很多学部时代便来留学的人,或者在国内便是日语系或者日语水平比较高的人,就容易达成所谓的“融入”。毕竟在一个国家能够与当地人打成一片,要建立在相互能够交流的基础上。而且这逐渐会达成一个良性循环:不单单是语言能力会得到磨练,自己的对于这个国家的认识,也会在交流中得到提升。反观很多日语无法交流的人,就会达成一个“恶性循环”。来了就无法交流,于是成天和中国人混在一起,日语几年没有提升,对日本文化的理解还停留在动漫,一个日本朋友没有,毕了业没法在日工作只好回国——这样的人,确实很难融入。
34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4
在日本呆久了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狡猾的中国人,也有没事找事的日本人。不要因为人在日本就故意迎合日本人,没有必要,做自己就好,只要你努力优秀,为人乐观大方,待人真诚,迎来的自然会是掌声,无论你身在哪里,这些气质都是你的闪光点,相信都会感染到周围的人,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作者:她和她的喵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21711/answer/44025106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5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4
国内毕业直接工作来了这边。
除了作为职场菜鸟不适应,更多的是融不进这边的社会吧。
听即将退休的上司不厌其烦地吹嘘他的当年勇。
明明每天都会见面的人,她对你工作的小小不满却要绕好几个弯从别人嘴里听到。
随时都有可能蹦出来的黄段子,自己还要不破坏气氛的保持微笑。
没问题时大家你好我好 ,一旦出了问题 锅那是能甩多远甩多远。
女性老员工每天对你穿衣打扮的打分“指正”。
下班后聚餐继续上班时的尴尬。还要时不时地加上几句“唉?!真的吗!”“好厉害”“不愧是...”(每每这时候都觉得自己可以直接去拿奥斯卡了)
曾经一度负能量爆棚 ,但如今已转变心态 每天抱着看戏的心情上班,也就没有那么痛苦了。
朋友的朋友中也不乏完全被这边同化,只会说“マジ、やばい、ウケる”的人
什么融入不融入的 自己活得开心就好了。


作者:刘暮遗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21711/answer/19288654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6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5
jiajing wang​:


中国社会都没融入,还想融入日本社会?

37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5
放轻松,如果你是个大大咧咧的人,那其实没什么融入不融入的,一起共事罢了。
如果你原本就是敏感的个性,是指对人交流层面比较敏感,很看重对方给自己的反馈,也很在意自己行为给对方的感受,甚至是真情实感交朋友的,那我觉得很难。
越是在意 越是想要找到章法 越是想掌控这些 就越会焦虑。
因为日本人是真的不说。很多时候都不会和你讲心里话。甚至会刻意回避讲别人的坏话。感觉有堵墙吧,是八卦都聊不开的程度。我在大学期间进了社团活动,但真的只要不联系了就突然断了,也没有留下来什么关系好的朋友。
以及我虽然已从前职日企离职快4年了,我至今都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女上司霸凌我,也不知道其他同事都在干嘛,他们到底怎么想。(我当时的公司大的部门里就我一个外国人)


作者:MeroahB04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21711/answer/250266325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8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5
某知乎用戶:


能不能融入,还是要看个人,只能说相对与欧美,日本的文化算是比较接近中国的了,所以理论上说大部分人还是能好好生活的。再退一万步说,中国之外有不少国家发展较好,既然到了那里,不应该向好的看齐,积极融入吗?

39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5
读书搬运工​:


可能实现,但是很难。

40樓 JosephHeinrich 2024-5-2 18:05
作者:西米大大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21711/answer/41457261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问题其实有挺多正儿八经的研究
结论当头:能不能融入社会是个人的主观感受。
首先我很同意苏菲童鞋的融入的定义,“在这个社会找到自己的方式特有的立足之地”
对此我对这个做出更进一步的解释,融入指的是,在这个社会获得自我认同感和肯定感。
对于这一点,石原翠 (2011)在 [留学生の友人関係における期待と体験の否定的認識ー中国人留学生の場合]议论文中对中国留学生进行过一个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和日本学生交流中,年纪大的中国留学生,很多情况下都不是寻求双方深度的交流,更多情况下是单方面寻求自尊心的满足。这很大程度影响了中日学生的交流。而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则更能愉快交流。
对于这个现象,我做过一部分研究。首先每个人自我肯定感的来源不一样的。这也显示了我过近年来社会科教育的进步。
对于自我肯定感的塑造方式,曾几何时,我国小学的社会科教育中,是把个人和国家和文化绑在一起,自己的国家和文化受到别人尊重,自己才能获得肯定感。
而现在的社会科教育中,更多是着重于学生个人的成长。所以,很多的年轻留学生,是把个人与国家与文化是分开来看待的,自己本身被认可,就会产生肯定感。
至于我自己嘛,坦白说,和一群日本人出生入死过(一起哭着都要立遗嘱的那种),也一起进过警察局,一起睡过大马路,也在绝境中一块面包分几份吃,一起骑大妈自行车绕过琵琶湖,也和小混混打过群架。但是你问我觉得融进去没?我始终还是觉得没有。反正对我来说,我和国家和中华文化是不可分的。融入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接受我个人,同时还要接受我的国家与文化背景。


说到这里好像暴露年龄了。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