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91篇帖子。
(轉載知乎)日本前 11 月接待外国游客 3340 万,打破年度纪录,日本都采取了哪些吸客手段?
37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1 19:04

衣胜雪:


谁知道呢?毕竟连爱国大v司马南都给吸引去了

37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1 19:04

海上大叔:



站在街边,边招手边念:“帅哥,来呀,来呀,来玩玩。”

于是就都去了。

37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3 23:41

BMMXW:


因为泰国妙瓦底神助攻,2025这个记录也是会被打破滴!估计2月份得5000万往上了!

37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3 23:41

作者:米芏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7210324008/answer/6424914706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点不相关的。

新晋滑雪客,去年在北海道和哈尔滨之间纠结,然后就出了“南方小土豆”这个恶心人的烂梗,果断北海道。

北海道日间温度高,午后雪场最表面的雪就化了,今年想体验下内陆气候的寒雪。

没想到这个烂梗还在,还发展到线下了,遂决定去新疆了。

这个烂梗实在太恶心人了,而且居然还有当地人到处给这个烂梗洗地,就太太太恶心人了。

这个烂梗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太深入人心了,从线上到线下无孔不入。如果只是在网民间,其实并不可怕,比如评论区的几位索嗨网民。但是如果线下旅行遇到,就太地狱了。而据网络视频,这已经是事实了。

当你走出机场,打了一辆的士,司机师傅是个热情的大叔,大叔上来就搭话:老妹儿啊,搁哪来呀?你告诉他广东,大叔接着来一句:南方小土豆啊。这种感觉就非常膈应了,大叔只是一个普通的热情大叔,他只是想表达下对旅行者的善意,不过是错用了几个索嗨网民发明的低俗称谓,在大叔的视角里,他可能还以为是年轻人喜欢被这么称呼呢。但是被冒犯者就太难受了。

旅程中遇到一次,旅行的心情就没了,遑论多次。

某个角度而言,发明和宣传这个侮辱性绰号的人都对东北抱有极大的恶意,在今天的文明社会,玩这种低俗段子,就是在砸东北旅游的招牌。

没想到说出一件真实存在的事,和一种真实存在的感受也会被攻击,可见我的担忧是多么的正确。

高赞好会说:不会逼着外国人在精神上下跪。

就是这种感觉,顶着“南方小土豆”这个绰号去哈尔滨旅行,就好像是要跪着去哈尔滨,还要被人骂。

说说日本旅行的感受吧。

先说人,其实冬天在日本旅行,能够见到的日本人真的不多,大街上到处都是中国人、韩国人、东南亚人和白人。能见到的日本人基本都是服务员,店员,酒店前台,景区和海关工作人员。所以并不会因为去日本旅行,就了解多一点日本人。一定要说日本人有什么特点,就是都很社恐,不喜欢交流,东京大阪会英语的多一点,还好一点,北海道给我的感觉就是大家都很努力的避免直接交流。比如有一家寿喜烧,是给食材客人自己做,他们出了双语教程,详细到每种蔬菜什么时间放,把社恐做到每一个细节,特别适合我这样的社恐人士。

滑雪要坐索道,就很难避免和陌生人同乘了。遇到一个日本大叔,他可能以为我是日本人,用日语问我哪里来的,我用塑料日语回他,不是日本人,是中国人,就更尴尬了。两个陌生人本来就很尴尬,两个说了两句话,还要同乘好几分钟索道的陌生人就尴尬到要钻地了。

还有一个白人男士,因为我太着急放下安全锁,他的雪板没能放上脚踏。他一直和我讲,请我松下安全锁,让他把脚放上来。我试了几次、一直松不了,就给他说好像松不了。他应该也不是英语母语人士,就一直给我说:feet,feet。我心想,我知道你想把脚放上来,但是松不开呀,就给他说sorry,他很无奈,放弃了,就那么把脚和雪板放在脚踏外。快到山顶的时候,我发现之所以松不了,是因为我的脚踩住了脚踏,当然松不了,原来他说的是我的脚……被自己蠢到了。

然后说吃,个人而言,日本食物适合旅游体验,不适合每天吃。

在札幌,可以吃到人均300的雪蟹自助,够新鲜,够美味,还有和牛畅吃,这个在国内任何城市这个价格都吃不到。但是也不合适天天吃,天天吃就烦了。

专门去神户吃了神户和牛,这个就太贵了,一个单人的set要1200+RMB,于我而言,只能偶尔吃一次了,当然,也确实好吃。

富良野有一间拉面店,劝退。日本的店铺很多都要预约,下班也很早,这一点对中国游客很不友好。有一天滑雪滑嗨了,到很晚。就错过了日本的饭点,街上已经很少店接受点单了,就选了一间中国游客很多的拉面店。好难吃,不管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这间拉面店都是个顶个的难吃。

小樽有一间很好的寿司店,比较贵,敞开点喜欢的,人均500吧,但是很好吃,非常好吃。

东京大阪很多地方都可以随便吃,路边摊都好吃。第一次在东京吃了一盒80的路边摊烤蟹柳,被惊艳到,原来蟹柳可以这样好吃。后来在国内找到一袋80的成品蟹柳,味道几乎一样,不过需要自己烹饪。

再说雪,日本人玩雪已经玩出境界了。本来北海道的雪就很厚,日本人会挖出小小的雪洞,在雪洞里放蜡烛,夜晚路过这一个个雪洞,氛围太好了。城市建设也很好,即使是余市这种很小的镇子,清雪都很及时,马路上没有积雪。路边也有很多化雪盐存放柜,行人可以自主取用。

最后说费用,我是17年以后不定期去日本,开始觉得日本消费高,最近几年广州物价涨的厉害,和日本相同品质的食物要比日本贵,连锁店和日本差不多打平,比如一兰。

因为我本人是滑雪客,所以比较关注滑雪城市的消费。本人还没有去过东北和新疆滑雪,雪友们反馈消费不比日本低。今年去新疆体验过了,再继续更新。

接着更啦,刚订好了去新疆的机票、雪票和住宿。先说机票,去年是从HK飞Sapporo,8000HKD,今年是从广州飞阿勒泰,8100RMB,都是春节期间出行,北海道便宜一点,但也不多,也就几百块。

再说交通,北海道方便很多,想去的地方基本都有火车可以到,去雪场的火车也很方便,和坐地铁差不多,但是班次不太多。新疆就有点痛苦了,对于讨厌驾车和坐汽车的人群来说,非常不友好。三大雪场,将军山/可可托海/禾木,将军山是唯一一个临近机场的,可可托海也建了机场,但是航班非常少,只和新疆省内互飞,外省只能转机……

简单一点的路线都是到乌鲁木齐/阿勒泰打车,五六个小时车程……

不过我可以接受,因为阿勒泰的机场叫雪都,这个名字起的太好了,剧情效果很足,哈哈哈。

雪友反馈新年期间将军山人满为患,所以我去了可可托海。顺便提一下,这个名字也很可爱。在网上看到可可托海不许私人教学的视频,雪友交流都不行。为了免去麻烦,直接约了教练、住宿、雪票,雪鞋,雪板全包的那种。日均费用2000RMB,也和北海道差不多。不过去年没有约教练,日均合1000RMB。祈祷我一天1000块的教练不要辜负我。

最最重要的吃,和设施体验,等新年后再更新啦。

祝大家新年快乐呀!

下面的内容和日本旅行关系不大,可以不看。

这个回答是我在拜访一个安徽客户的路上写的,我住的地方去到客户的工厂需要差不多半小时车程,作为乘客的我百无聊赖,打开知乎,刷到这个热搜,就随意写了一个回答,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人看过。

个人认为被关注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1. 真的有很多人讨厌这个烂俗梗,而且压抑已久,一直没有找到情绪出口。

2. 这个话题可以引战,吸引流量,所以被热推了。

不管是什么原因,话我也说了,也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世界上真实存在非常多讨厌这个梗的人。个人认为,讨厌就要说出来,不然就只能默默被迫接受,可能以后还要接受更多更讨厌的东西。

我本人是资深网民,但是很少说话。因为经常被网络话题下的激烈碰撞震惊到,所以非常害怕和网友对线,且笨嘴拙舌,被攻击到会自己气死。

当天发布这个回答以后就去开会了,再闲下来的时候就看到好几个评论,且大多数是攻击性的。就在纠结要不删掉算了,然后纠结中又忙起来了。再得空的时候发现评论就完全反转了,原来这个世界和我持有相同观点的人有这么多,开心,得空就来更一点。

再说东北,我有去过东北的,十年前了,一个长春的朋友邀请我去玩,也是这样的冬天。那个时候雾霾还很严重,到北京的时候我的喉咙就被北京浓烟一样的雾霾给废掉了,然后到长春,长春的雾霾一样浓到熏人。整个人像得了肺炎一样,咳、喉咙痛,话都说不出来。朋友就提出带我去吉林参加她表姐的婚礼,吉林没有霾,也许我们还能玩一玩,好过天天病秧子一样在长春熬着。她是对的,我到吉林当天就好多了,第二天就活奔乱跳了。

吉林真的很好玩,到吉林我才知道原来吉林省有一个吉林市,吉林市曾经还有个吉林县,但是吉林的省会是长春,就很幽默。

我们到吉林的第一件事就是吃饭,在长春都是在她家吃,到吉林就要去餐馆了,吃饭的时候她管老板娘叫“老姨”,我还问她我要不要去和咱老姨打个招呼。差点把她笑死,原来吉林中老年女性人均“老姨”,真要挨个打招呼,怕不是没个一年半载打不完……

然后就是“老姨”端出来了我们点的两个菜,惊掉我的下巴,那不是两个菜,是两盆菜,一盆的量够我吃两顿,价格还很便宜。

然后是饮料,我要了一罐常温的,“老姨”打开冰箱,摸了一罐给我。我指着堆在墙角的那一箱饮料说:“我要常温的,不要冰的。”

“老姨”惊讶地看着我:“老妹儿啊,这就是常温的,地上那是冰的。” 再次震惊。

一顿饭,“老姨”惊了我三回,真是充满惊喜的“老姨”。

然后是表姐,表姐也是个狠人,因为婚礼在村里举行,所以表姐需要在婚礼当天三点出发去城里化妆,但是表姐愣是拉着我俩打麻将到凌晨一点半。然后爬上大炕,发现大炕被真·老姨烧的太烫,压根睡不着。然后凌晨三点我们几个就顶着彻夜未眠的黑眼圈去城里化妆,准备当新娘和伴娘了。

对,表姐临时拉着我俩都去当伴娘了,虽然伴郎不够,但是表姐不在乎,我们也不在乎。

表姐夫也是个狠人,第二天结婚,他前一天和我们打麻将到十点,然后赶回自己隔壁镇的家,第二天早上再回丈母娘家接亲……

所以我很喜欢吉林省的吉林市,一种狂野的、不羁的、自由的欢乐。

那个时候大家叫我“老妹儿”或者“小妹”,不是小土豆。

这个月初去杭州玩,吃了铁锅炖,也是一个“老姨”经营的,“老姨”管我叫“老妹儿”,让我很是怀念在吉林的那几天。

这个话题还能说很多,但是今天有点晚,得空我再说。

接着更,其实我有认识很多东北人,而且都是很好的人。

表姐和表姐夫深耕华为十几年,从吉林农村到定居二线城市,收入颇丰,家庭美满。华为的劳动强度网民都知道,能够坚持留在那里工作十几年,表姐夫妇是相当能吃苦的。

我的朋友留在北京一个研究所,也过得很好。

我认识的就读大陆Top5的基本也都是东北人和西北人,或者说我认识的清北毕业生基本都是东北人和西北人,而且大多留在国内发展。中部、南方的小伙伴更多去到香港和新加坡,很大一部分读完书还会回国发展,或者粤港两地奔波。极少去到欧美日的,这些也基本不会再回来。

东北人网络风评不算好,其实是一件很悲伤的事。由于整体经济表现不佳,社会发展缓慢,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去讨生活,这是很多北方人面对的现实。但是东北人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这种辉煌让他们更加无法接受社会的全面衰落。曾经的辉煌又保证了他们中很多人拥有不错的教育基础,能够支撑他们去到更远、更广泛的地区谋生,这个过程中就会更多和其他地区的人产生矛盾,进而影响整体的风评。当然其中也有哗众取宠之辈,利用了部分东北人在衰落过程中的惊慌失措,从而导致更多不可控的事情发生。

从辉煌走向衰落,身处其中的人感受到的是比从未辉煌过人更加深刻的痛苦。

所以我为他们感到悲伤。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努力的爬出时代的泥潭,不过其中一部分走错了路,或者说他们看不见路,慌乱中被有心之人误导,从而出了“南方小土豆”这种恶俗梗,还能放任这种东西广泛传播。

然后说旅行,我本人不算狂热的旅游爱好者,每年也就出游两三次,基本都有家人、朋友相伴。大多去到江浙沪和云贵川,再者两湖两广,偶尔去到陕甘,华北只去过北京,东北只有吉林和长春。

主要考量还是假期,普通打工人很难有长假,短假只有选择在较近的地方休闲游。

然后是舒适度,很少去北京就是因为实在受不了北京的拥挤,我生活的城市已经非常拥挤,实在不想假期换个地方继续挤,不去环京滑雪,也是这个缘故。本人技术不佳,拥挤雪道驾驭不了,担心被撞死……

差点忘了台湾,只去过一次,在台北及周边住了十天,遇到的台湾人情绪超级稳定,服务好到离谱,食物便宜又美味。

这里还有个小趣事,在九份一个小学门口的台阶上休息,保安大叔可能太闲了,就拉着我们聊天,聊着聊着就吸引到了很多人过来一起聊天。大叔说到学校现在生源很少,六个年级一共十来个孩子,教职工却有二十几个……突然有个福建大婶(她自己这样说)开始发表评论,你们台湾怎么样怎么样不好,我们福建怎么样怎么样好,你们台湾人都不愿意留在台湾,要来我们福建啦。我当时有点害怕,千万不要打起来,万一连我一起打怎么办……

没想到在场的台湾人只是默默走开,大家也就散了,大婶没了观众,也就不发挥了。

国外有去过东南亚和日本,东南亚太热了,不想从很热的广东去到更热的东南亚。食物我都比较接受,在广东也会不时光顾东南亚餐厅。人很热情,我在印尼、菲律宾、马来、新加坡都有会时常联系的朋友,都是华人,大多是工作认识的。

不去韩国是因为旅途中遇到的韩国人比较吵闹,或者说当我遇到吵闹的人群,里面总是有韩语。而我本人喜欢安静,所以不太想去。

回应下那些针对我个人私德的批评,个人认为,自然算不得无可指摘,但是起码是一个合格的人,也是一个合格的中国人。

家庭方面,精神层面不好量化,暂不论,只说物质。父母住的房子首付我付的,父母开的小店我投资的,父母的车我买的,虽然都是很普通,甚至有一点低的配置,但是我问心无愧。不定期的旅行我安排了,大病我能回去就亲自带着看,回不去就给钱弟弟带着看,弟弟也没空的,我出钱请人带着看。逢年过节,礼物红包都不会少,能回去也会去看望他们。兄弟姐妹层面,弟弟本科,研究生都是我供的,在他自己的生活事业起步之前,家庭负担我来承担。

自己家庭方面,房子首付我付了一半,婚礼支出我付了一半,家庭开支我付一半。米爸的爱好我支持,米爸不擅长的家务我来做,米爸想去的地方我陪他,如果米爸需要,我也可以为他做更多。

米仔生病我送他去住院,该给的亲亲抱抱不会少,该给的爱也不会少,他不爱的吃我给流浪猫,他爱吃的我全买给他。芏妮是个可怜的孩子,她的故事在这里:

芏妮小宝的悲惨童年

家公家婆方面,但凡开口的我必定安排。该陪聊陪聊,该陪吃陪吃。逢年过节必拜访,礼物庆祝都安排。

社会层面,我遵纪守法,也有不定期捐助一个福利机构。顺便给东周儿童村打个广告,如果你家里有合适的闲置物品,也有兴趣,可以考虑帮帮这些孩子。

东周儿童村

更大的层面,历史是个太沉重的话题,而我又太过渺小,我承担不起这份重量。虽然我无法穿越到过去,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拼命。但是我知道,我要尽我自己的力量,让悲剧不在未来重演。我就职的行业最大的竞争对手都来自日本,日本在过去很多年里统治着这个行业。但是我所在的公司通过正正当当的商业竞争和研发创新,现在已经可以在竞争中不落下风。我们能保证,即使现在美日与中国完全脱钩,至少在我们的行业,我们能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转。虽然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份子,我为这些项目加过班,熬过夜,掉过头发,也发过飙。我,问心无愧!

这是我给历史的答案。

所有讨厌这个梗的朋友们,我是米芏,小猫咪米仔和芏妮的妈妈,一个表达能力很差的资深话唠。虽然我们在一个不太愉快的话题下相遇,但是依然很高兴曾经和陌生的你持有过相同的观点。

37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3 23:42


夏虫语冰:


日本什么也没做,汇率被拉爆了,日元对美元欧元贬值了50%,对人民币也贬值了 30%,都去日本薅羊毛了。尤其是欧美通货膨胀严重,去日本享受低物价,除了机票贵点,比国内旅游划算太多

37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3 23:42

B呼强制我改ID:


经济​不好,挣钱不容易。那花钱就图个舒心省心放心的体验,恰好日本就满足这一点;来回机票还便宜,跟国内机票差不多。每年去个几次买点穿的用的+耐用品,挺好的。确实没必要把钱花在一些质次价高的国家了


37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3 23:42

123477875:


这个也不是日本独家采用的。基本国际上公认的操作就是五点。根据情况适当选择其中的几项即可。日本基本都或多或少使用了。

汇率受控下显著贬值。

保证安全下适度开放灰色领域。

重点投放对外宣传。

完备便利且价格适合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成体系的景点及旅游规划。


37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4 23:49

亚洲第一大国,打破记录,很奇怪吗。

无论经济,还是文化输出,都是亚洲第一。

人均GDP,应该是除了坡县最高了。

文化输出方面,不仅亚洲第一,世界影响力都不差。

歌曲,电影,还有世界第一的动漫产业。

建筑,传统节日文化这种更不要说了。

寿司更是西方最喜欢的东方美食。

各种工业,都是名列前茅,商用光学器材,汽车产业丰田本田等等,一大堆。

喜欢吃的,有寿司有拉面等美食,

喜欢买买买的,有相机,有动漫周边,

喜欢拍拍拍的,有富士山,各种街道都是打卡圣地。

最重要的,人家不坑游客啊



作者:非专业撸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7210324008/answer/7901841562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79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4 23:50

作者:amur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7210324008/answer/7907852654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修德政,友善外邦,万姓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权势取之,乃自然之理也。

380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4 23:50

1. 离中国近,机票价格对比欧美绝对有优势。

2. 公共卫生很干净,即使是乡下的公共厕所一样都很干净,而且夏天还没有虫子!

3. 交通费贵,但很守时,网络信息齐全,便于做攻略。

4. 语言阻力小,很多汉字,猜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大量的自助机大大降低了开口需求。

最关键的一点是,我出去玩是为了享受人生,我不想亡命天涯;所以,接下来的出境游,选择日本的人会更多。

突然想到一点,现在韩国人来我们国家旅游的也明显多起来了,看来大家对东南亚那几个国家的认知是一样的。



作者:菩提公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7210324008/answer/7899686444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