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25篇帖子。
(轉載知乎)日本计划引进 5 万名印度技术人才,此举主要目的是什么?
2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2 16:39

进来逛逛:


不是这怎么还抢上了?

2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2 16:39

蓝诗梓:


大家怎么看待K字签证?


2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2 16:40

到岸读行者:



前几天我们公司开会,领导就提到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公司是做国际项目的,但是中国的技术人员技术没问题,但是英语这块,总是不能跟外国客户直接沟通,导致效率降低。再一个,就是很多资料都是英语的,能全程用英语阅读的,还能用英语做设计文件的技术人员,还是很少。

那么,解决方案就是:寻找印巴工程师。

其实这种做法目前很多中国公司都在干了。

印巴工程师的好处是:



能在印度巴基斯坦那些国家读书读出来的,本身就已经很优秀了。
他们英语综合能力好。
比同样的中国员工便宜。比如在中东一些项目上,派中国工程师去,成本很高,要有国内五险一金、基本工资、海外出差补贴、海外的住宿吃饭、人多的情况下还要配备中餐厨师。而印巴工程师,只需要在当地找,价格比中国同类人才便宜一半,不用管他们吃住,他们都是自己租房子,就算管他们吃饭,他们饭菜也很便宜,一顿饭就是一碗糊糊,加一个洋葱大饼----

在海外竞争中,中国公司最大竞争对手也是印度公司,因为他们成本是目前最低的。

有次在迪拜,遇到一个印度公司销售,他自信地跟我说,我们成本是你们干不过的,因为我们工人都是监狱刚放出来的,给口饭吃,可以50度天气下干活,你们能么?

所以,印度人口红利非常好,从高级人才到低级劳工,都很便宜,可以随意榨取。

日本目前也是因为人口下滑严重,高级人才短缺,只能想出这个办法了---

但是引进他们的风险就是可能会长期滞留在日本,印度人是很能生的,就会很快出现印度人社区,假如控制不好,未来日语就是咖喱味儿了哈------


2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2 16:40

作者:文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5751989599269071/answer/195688263504232492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移民这件事,必须要说一下。


2025年8月,相关媒体发布了标题为《印度人到中国占地盘,居然利用假结婚赖着不走》的文章。


内容指出:一个叫做拉吉的印度商人,通过与中国女人结婚,获取了居留权后,在5年时间内,分批次引入了197名自己的印度同乡,并以渗透的方式,一步步掌控了中国岳父的家族企业。


到了2024年,他中国老婆家里3人接连“意外死亡”,后被查明,是因为投毒所致,再因为他子女属于未成年,且遗嘱内容被篡改,所以中方家族价值38亿元的巨额资产实际由拉吉掌控。


紧接着,该企业的印度员工占比从3%激增到了61%,实际成为印度在中国的“商业飞地”。


好一个鸠占鹊巢。


这件事,触目惊心。


却也竟仅仅是移民问题的一个个体缩影而已。


移民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


不单是中国,英、法、美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帝国,都在饱受移民的困扰。


英国总人口约6400万,其中穆斯林占比约7%,达到450万,伦敦的市长萨迪克·汗就是个穆斯林——他是选民一票票选上去的——选民的民族成分自不必多说。


法国总人口约6400万,其中黑人占比约10%,达到680万,“白巴黎”成了“黑巴黎”。


美国总人口约3.42亿,其中白人占比已经跌到了62%,而在1960年,白人占比却是89%,美国如今的动乱,“驴象两党”的激烈竞争,都缘于人口比例的变化。


除此之外,还有德国引入的土耳其移民;澳大利亚、新西兰引入的穆斯林移民;加拿大引入的印度人移民,也各自对各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德国因为土耳其移民问题,导致了青年一代开始重新拥抱“新纳粹主义”,强调日耳曼人优先,日耳曼人种族优秀。


加拿大自民间开始,自发发起了反对印度人移民的运动,声称要将国内的全部印度人驱赶回老家。


而新西兰在2019年3月15日发生克赖斯特彻奇市的清真寺枪击案,更是导致了51人死亡、50人受伤——澳大利亚籍枪手布伦顿·塔兰特使用突击步枪射杀穆斯林移民,并通过社交媒体直播枪击过程,同时发布白人至上主义宣言。


所有这些,都在说明,各国原住民都强烈反对外国移民,他们认为移民多了是坏事,是国家动乱的根源。


但为什么还是会有源源不断的移民进入他国呢?


原因就是:知道危险的人,和恐惧危险的人,靠自身,是无法阻止移民入侵的,所以只能面对现状唉声叹气。


他们无能为力。


因为他们无法阻挡“经济发展”。


也就是说,一切的一切,还是为了经济发展。


为什么要引进移民?


因为移民是低廉的劳动力,要的工钱少,做的工作多,性价比是高过本国人的。


那谁在主张引进移民?


这一范围很广,可以简单归纳为:想挣钱的人,和需要挣钱的人交税的人。


这两拨人中,挣钱的人,需要要价少的劳动力来生产商品,并通过高价卖出商品,来赚取差价,获得高额利润。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赚到了钱,同时通过商品的卖出, 工资的发放,也让钱流入社会,钱的不断流通,就是经济发展的根本。


任何经济措施,都为实现这一点。


而需要挣钱的人交税的人,则是需要税收的钱来供养相关人员,实现社会各个职能的正常运转,例如,医院,学校,军队等等。


这点,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所以是重中之重。


但为何这两拨人,要用移民来参与社会生产,而不是本国人呢?


原因很复杂,却也很简单……


因为人都是追求幸福的,都想要工资越挣越多,职位越来越高,职业越来越高大上。


而且是只能增,不能降。


就像那句老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样,一些初创的小企业,工资给的少的企业,就会陷入招工难,生存难,进而被淘汰。


因为没人去这些企业里打工,原因是工资少,职业“低贱”,行业冷门。


他们看不上。


但没有这些小企业,大企业从何而来呢?


各个企业由小到大的更新换代怎么办呢?


而且小企业的减少,行业缺少竞争,就会让大企业开始垄断,垄断的结果,就是物价高,消费低,钱又不流通了。


大企业自己赚不到钱,便开始裁员,降工资,不招工,造成普通人失业,挣钱少,找不到工作,就更加不会消费了……


再者,人们都去大企业工作,就会增加竞争,大企业也会降低工资门槛,给钱少——时间一长,人们就会觉得大企业也不过如此——挣钱也少,没了希望,那我干脆辞职躺平好了……


辞职躺平,就更不消费了,钱就更不流通了。


如此,便行成一个较为复杂的恶性循环。


所以,总结下来:各个国家需要的,是一群一直不要高工资,并且心甘情愿在低端苦累岗位上无怨无悔辛勤耕耘的人。


这群人,自然就是外族移民了。


所以爱好文学艺术的法国本土白人们,是不会喜欢干粗活累活的,但那些活又要有人干,怎么办呢?


当然是让黑人移民们干了。


而英国的绅士们,也只愿意穿着西装三件套出入夏天都开着16度空调的办公楼里办公,断然不愿意去工厂流水线上耗费时间——那不绅士,更不高雅。


所以只能让穆斯林移民辛苦一下了。


再者,美国的红脖子们,想要的是美苏冷战时期的一人挣钱就能养活全家的高薪工作,而不是如今这可怜的一点点施舍,所以几乎所有工作的薪酬待遇,他们都不满意,他们都不想干,只会天天在工会的组织下罢工游行……


那么美国国内的底端工作又由谁来解决呢?


当然是少数族裔们了。


他们不挑……


所以他们占比越来越多。


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一个北京本地人,办一个小企业,工资少,活累,加班多,那么他招工时,是会优先考虑北京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呢?


当然是外地人。


因为即便他想要招收本地人,也都招不到……


本地人没人看得起这工作。


原因是这工作的性价比太低了,对自己来说,这就是剥削——自己作为本地人,没有任何理由干这活。


而外地人,却会因为想要在北京落稳脚根,先有份工作来糊口,解决最基本的吃住问题,而无怨无悔地选择这份明显看起来就是“吃亏”的工作。


那么办这小企业的人,为什么不提高职工的待遇,好招揽更多人入职呢?


因为职工的待遇提高,他自己的收入就会降低,那么他干这企业挣钱的欲望就会降低,创业的激情就会减退……


所以他猛赚职工钱的想法,是不可逆的,因为违背趋利避害的人类本性。


那么本地人不“吃亏”,自然就得外地人“吃亏”,而且是心甘情愿地“吃亏”,纯自愿的……


综上所述,移民的危害说了,引进移民的原因说了,主张引进移民的群体是谁也说了,那么,剩下的,就是抵制移民的群体了。


他们是谁呢?


当然是本国居民了,特别是本国男性。


因为移民的到来,约等于是“抢钱、抢工作、抢女人”。


这让各国本就低的就业率、结婚率、生育率,更加地雪上加霜。


但他们为何阻止不了呢?


看一下英、法、美这几个典型的国家,他们本国的白人男性,为什么始终没能组织移民的浪潮愈加汹涌呢?


因为他们没有统战价值,他们的声音不会被听到。


他们没有深度参与到社会生产中——底端产业的发展,全仰赖移民来“苦苦支撑”。


那么把“底端”产业转移出去,在国外进行制造,本国男性只从事“高端”产业,不就能阻止移民进来了吗?


这种“跨国剥削”不可以吗?


不可以。


因为这就会造成制造业外流,产业空心化——美国就是这样干的,后果美国也正在承担——后果就是造成更多美国人失业。


原因是即便被瞧不起的低端产业迁出本国,那些本就不屑于做低端产业的本国人,依然是找不到“高端”的高薪工作。


他们会失业,并与从事“高端”工作如金融业的人形成阶层对立,令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增大。


所以“低端产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用来“保底”的,是必须存在的。


就像是某些“打螺丝”的工作,这当然不是大学生们的“第一选择”,但却是大学生们的“保底选择”,是为解决他们的生存,糊口而存在的。


而在没有成为大学生们的“保底选择”之前,维持这些低端产业在本国不消亡的主要手段,大概就是靠着外族移民来消化了。


所以引入外族移民,几乎是不可逆。


这也是英、法、美等国家国内精神分裂的主要原因——既大张旗鼓反移民,又源源不断引进移民。


而更黑色幽默的一点是……


大家都没错,大家都是在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想挣钱的人,和想让想挣钱的人交税的人,要的是价格低廉的劳动力,所以他们主张引进移民,盘活经济。


而抵制移民的人,要的是减少移民的恶性竞争,和争取自己能有高薪工作能做,让人生的自我价值能实现。


双方都觉得自己的需求正当合理,双方都不会主动让步。


因为让步,就意味着自身的利益被侵犯。


那么主要矛盾点在哪呢?


还是老生常谈的分配问题——企业想要赚得更多,打工人想要挣得更多。


这个问题能解决吗?


解决不了,双方只能在各自的争取利益的道路上不停狂飙。


包括国内,也一样。


因为很多路,别的国家已经走过了。


有的没走出去,有的走完了,但一个不可避免的共性是:该走的路,一步都不能省,省也省不了。


而且走的方式也一样。


我们不会不一样,我们都一样……


也许很多人会纳闷儿,国内怎么也会这样呢?


泱泱大中华,连几个低廉价格的劳动力都没有了吗?


有,当然有。


但他们现在不愿意干。


因为结果,不划算……所以他们选择躺平,开始“非暴力不合作”。


首先所谓的低廉劳动力,自然是身体强壮的男人,这些男人自己挣钱自己花钱,是花不了多少钱的。


养活自己一个人,用得着起早贪黑吗?


当然不用。


但就是因为他们需要结婚娶妻,需要养活老婆孩子,所以就得不断燃烧自己,用生命健康换取金钱来供养一家人。


所以无论什么活,无论这活有多累,都有男人去干。


所以国内的低廉劳动力,其实是婚恋、家庭孩子所催生的“力工”——只因为女人想要过上“好日子”,男人就必须得过上非人的日子。


这群男人,就是所谓的“供养者”群体。


但为什么就连这个任劳任怨的群体也开始消亡了呢?


当然是因为女人。


女人们“觉醒”了,单方面撕毁了契约,打破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男耕女织的家庭传统。


她们不会因为男人给家里挣钱养家,就会安分守己地过日子,而是把男人们当成力工,当成供养者,当成冤大头。


这样,婚姻能稳定吗?


当然不稳定。


婚姻不稳定,离婚增多,男人回归单身状态,还会那么拼命吗?还会脏活累活一锅炖,全盘接收吗?


不会。


所以自然对相关产业造成冲击,导致用工紧张。


这还不算完,众所周知,如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里大龄剩女们的数量,都快要赶上欧洲一些小国家的国民数量总和了。


如此庞大的未婚女性群体们,是因为什么不结婚呢?


当然是还没等到那个令她满意的“优质男”了。


怎样算优质男?


当然是年薪天文数字,并且从事的职业属于“高大上”的男人了——这属于金字塔顶端的一小撮。


这样令人绝望的婚恋成本,自然会让大批男人望而却步,因为他们在自身能力所及范围内挣到的钱,是永远达不到这个水准的,如此,便丧失奋斗的动力,干脆躺平,主动单身。


那这样,他们还会去卷低端产业岗位吗?


想想都不会。


这便会进一步加剧用工紧张。


而低端产业想要生存,就得动用移民来填充了……


这也移民问题棘手且难解决的根本原因。


好多人总说:中国历史上把亡国的责任推给女人,是极为不负责的。


女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


但结合现实情况,那些真正发生的历史事件的重演,像是响亮的耳光一样打在脸上时……


那些人又沉默了。


因为事实胜于诡辩。


2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7 17:45
作者:知识泡泡糖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5751989599269071/answer/19587052549138035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引入印度人目的是对冲中国润人空间

你像日本搞的这个快乐教育平成废柴,对吧?他本国民不教育,中国人如果去了那儿好好学习升上去了,那是日本人很难接受的。

今天我们再讲一下日本的移民政策的巨大变化。你们如果大家知道的话,日本是很难移民的国家,甚至结婚了以后都未必能移民。比时人说有时候移民女的可以,男的不可以。他移民是比较限制的,因为日本是个单民族的国家,它不像中国还是多民族的,他比较单一。

但是最近日本移民政策的巨大变化是什么?他要想引进印度人了。

对此,我们先看一看相关的报道。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在莫迪访问东京后,日本外务省很快将引入50万印度人的协议内容公开在官网上供全世界下载。这份协议的文字非常直白,完全不符合外务省一贯的修辞习惯。

所谓的50万印度人中,只有5万是技术人才。也就是说,外务省实际上是在引进可供生育的人口,而非此前宣称的IT从业者。这是日本与印度高层领袖会谈中,日本政府公布的引人注目的新提议。

未来5年内,双向交流人才目标定义为50万人以上。按照官方说法,这包括印度向日本派遣高度专门的技术人才,以及其他研究人员、学生、实习者等。

日本为什么要引入这么多印度人?实际上技术人员并没有那么多,这与日本人口下降有关。而人口下降还有一个关键点:日本实际上是用印度人来挤占华人的空间。尤其是很多精英分子仍将日本视为理想目的地。

曾经还有好多人到日本打工,或者劳务派遣到日本。但现在中日关系非常微妙。而且日本国民对于中国人的态度,其实可以看最近不是还有一个中国大叔日本救人,对吧?但这样的行为在日本全是风凉话。如果你知道这样的报道,日本全都是风凉话。他们对于中国人进入日本是高度警惕的。而印度人的特点是什么?

印度有个特点,其实印度的种姓制度

,有些时候低层劳动者会安于在底层劳动。

中国可不是中国,一般来说都要通过学习,尽可能实现阶层跃升。

你像日本搞的这个快乐教育平成废柴,对吧?他本国民不教育,中国人如果去了那儿好好学习升上去了,那是日本人很难接受的。所以啊,别看那些今日分子在中国这儿当着润人,但日本人把他们看得还是低人一等,对吧?日本的很多地方现在反华情绪很高,他这次引入这些印度人,实际上真正的想法是什么?是替代中国人在日本的工作。

所以好多这些闰人要明白,实际上这里头不是你民族的国家。人家对你的友好就是有限的。

除非你看当时中国比较弱的时候。在比较低的时候,你可能不觉得这是一个玻璃天花板

。就像当年好多上海人所谓的留学日本,实际上到日本是刷盘子背死尸,然后挣的钱回来在中国可以当人上人,对吧?

现在,上海等地的一些高收入者,收入其实比日本人高,是这样一个状态。所以上海的高收入者肯定不会满足于在日本从事低端工作。

那么印度人就可以去填补。而印度人的特点就是他们在这

种姓之下,他会有一些人在印度是贱民,他们比较安于在下边。所以他引进大量的人才,而且他说了10%,对吧?

10%是技术人员,剩下的都是什么呢?能帮助日本生育的人口。当然其中一点是日本女性大量不婚,他也引入了一些可以结婚的。因为印度女性不像在中国,中国的女性结婚要彩礼,印度女性结婚不但要不了彩礼,还要贴嫁妆,得贴得够,否则的话还没准还受到虐待呢。

这是跟中国完全两个概念。所以这样的状态你就可以知道,日本引入印度不是那么简单的,引入它也是像印度的一个示好。

他等于是将来想让印度也站在一条线上,去遏制中国。你要明白日本对

于中国的这个非常复杂的心态。

他一方面看不起你,一方面对中国的崛起实际上非常恐惧。他自己也知道干了很多坏事儿,对吧?虽然他嘴上不承认。所以现在日本大量引入印度人,我们应该高度关注日本和印度的一些动向。我一直认为印度是中国崛起过程中一个长期的对手,而且他得到了西方势力的扶持。

而在东亚,日本对印度那也是不遗余力地支持围堵中国,这就是日本的状态。

他能让那么多印度人进来,那么他也就是一种在印度走进的重要的表态。他进来以后把这个华人在日本社会的空间给你挤出去,所以很多润人实际上认不清楚形势,对吧?他是讲的很美好,但实际上人家不把他当人看。这样的话呢,当狗的永远是狗。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