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拉布吉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6683985/answer/3587271112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英國上次沒落比這次要嚴重多了
二戰後英國工業體系是徹底落後了,因為他的工業體系是工業革命一直迭代過來的
而新興國家的工業體系是全新的
福利國家也阻礙了工業體系的更新
連日本人都說英國是一個活著的博物院
後來90年代再度崛起
因為金融服務+媒體+電子產業
英國在人口上只有6000多萬人口
只能在某幾個行業做好
慢慢擴散好就好了
arm是英國的
80年代個人電腦熱時候,英國也有自己的電腦品牌
後來大學和知識管理也是英國創收的主要手段
當二戰後殖民體系被打散以後
英國就是一艘小船
需要反覆的確認航道的小船
「像「博物館」一樣的英國復活了
二戰後,英國的經濟地位直線下降。生產設備老化,社會階級矛盾激化,整個經濟都失去了活力。到了20世紀70年代,英國甚至被形容為「英國病」和「歐洲病人」。終於,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機將英國推向了末路。
為了改變當時的狀況,1979年,宣誓就職英國首相。然而,事態並沒能輕易扭轉。
當時,我正與英國的研究人員開展一項共同課題,連他們自己都在自嘲,說「整個英國都變成大英博物館了」。事實確實如此,要是去英國的地方城市,就會看到象徵著大英帝國繁榮的市政府大廳無比豪華,而城市卻毫無生機。放眼望去,只能看到「過去留下的宏偉遺產」,確實就像博物館一樣。
20世紀90年代初期,英國的人均GDP只有日本的一半左右。所有人都認為,如此大的差距,英國絕對不可能超越日本。但是,這個「絕不可能」變成了現實,英國復活了。英國的「復活」並非依靠製造業,實際上,英國製造業到現在依然很薄弱。
摘錄來自
失去的三十年 平成日本經濟史(親歷者全景化展現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戰後日本經濟史》續作)
野口悠紀雄
此材料可能受版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