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hirley学姐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51267/answer/2585949230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HI,大家好呀,Shirley学姐今天为大家邀请到了本科就读于国内211院校,后进入英国华威商学院
继续攻读硕士的Liz学姐。今天她会为分享她的英硕留学心路,包括选校理由、申请干货、学历成绩实习经历要求等,如果对英国留学有兴趣的同学就请继续看下去吧!
Hi大家好,我是Liz。2015年自国内一所211院校毕业后,同时获得了中英合作办学的本科双学位。而后的1年半期间,进入英国华威商学院就读Marketing & Strategy专业硕士。直到参加完毕业典礼回国,已经持续待在腐国将近4年时间。回国之后,我首先是在国内一百强金融机构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策划方面工作将近1年办时间,后因机缘巧合进入高校教学领域,现正作为一名专业课讲师为大二至大四的同学讲授商科相关课程。
我虽然生于在南方沿海城市广州,但从小喜欢探寻新鲜事物,这也是为何我在之后的求学路上,会主动选择去不同的地域或国家感受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亲身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情世故。虽说现在出国留学可谓是个大潮流,也有很多人会质疑留学生是否去到国外后只会“抱团取暖”,但我想说的是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选择。作为一个曾在英国生活近4年的人,参加了许多社团活动和学生聚会,主动与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一齐玩耍交流,担任过学校开放日的工作人员,外加遍及周边欧洲各国的旅游足迹,这样的我不仅度过了丰富的留学时光,而最后也以每门课程不错的成绩成功毕业。
我的留学开端
作为独生子女,日后工作生活扎根的地点会更倾向于原家庭所在城市,那么更需要抓紧求学这段比较自由的时光,让自己多走出去看一看,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内容。而为什么选择英国这个国家,其实是因为自己从小就对其背景相关的电影、读物、周边深感兴趣。举个例子,作为哈利波特迷,愿望之一就是能够亲身去到小说内容的真实灵感地一游。刚好遇上国内本科就读的院校与英国有合作办学的项目,不仅可以在学费方面获得较大优惠,同时在办理相关手续方面也可以得到原学校的协助,这对于当时仍然比较青涩的大二的我而言,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一个机会。
另一方面,考虑到本科就读的专业是工商管理(国际方向),对于这一热门的商科专业本科毕业生来说,寻找到一份理想职业的竞争是非常大的。对于女生来说,在企业中就业的隐形阻碍其实不少,涉及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与生于状况,HR们在招聘女性员工时会更倾向于年纪轻有干劲同时还没有家庭负担(是否有怀孕计划、是否需要兼顾小孩等)的人选。综合以上分析,英国的研究生就读时间较短(一般是1年至2年)且含金量较高,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没有能很快的从一个学生角色转到打工人角色,因此很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工作模式。这时候刚好听说我的一个硕士同学在准备申请欧洲高校的博士,我内心曾经那个想留学的种子就萌发了,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生活。很幸运的是我的家里人都很支持,再加上欧洲的博士不需要学费,所以也就不会给家里造成什么经济负担。可能唯一有些困难的地方就是英语,我的英语水平并不是很好,而且我之前也没有什么机会去练习口语,所以当时英语是我最头疼的事情。所幸当时申请的学校不需要英语成绩,但我也在那之后开始了长时间的英语学习。
为什么来英国
获得英本学位主要是因为学校当时提供的合作办学选项(但参加合作办学项目仍然需要通过一系列选拔),而继续留英读硕,除了已经比较适应当地人文外,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绝大部分英硕时间只要1年至2年,这对我这样一个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来说,性价比非常高,也很值得。当然,英硕的总体花销算下来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大部分中国留学生读的英硕都是授课型,短暂而宝贵的一年。如果你天天旷课、夜夜Party、宿舍麻将走起(有部分同学确实如此),只为混个文凭,那对这类人来说确实不值。
1. 大部分英硕学费+生活费的总花销大约在30W+人民币,但在日后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学历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对学习的投资可以在步入社会的初始阶段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寻找到一份理想的、薪资较优渥的职位并不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前期在读书上的花费也能较快速度地回本,何乐而不为呢?(本人就读的华威商学院位于英国中部、伯明翰附近,如果是在伦敦就读30W打不住)
2. 由于本科已经有2年本地大学就读的经验,再申请英国院校的研究生成功率更高,甚至部分针对在申请研究生时才决定的学生来说,可直接PASS部分条件(例如我当时申请硕士时,大部分院校不再要求重新提交雅思成绩)。
3. 与其他地区的硕士课程对比,学制短,只需1年至2年,非常划算!节省了原本仍需读书的青春时光,在更富有活力的年龄阶段步入职场,提升了竞争力。
4. 曾经考虑过申请欧洲其他国家的学校,比如法国、荷兰、意大利等,但想到毕竟还等重新适应生活环境以及必要时候小语种交流的问题,最终还是选择了英硕。
我的大学
提起英国的大学,大家可能会马上想到牛津与剑桥两大历史名校,但其实同为英国罗素大学集团
成员与M5大学联盟成员,华威大学
作为一家于1965年建校的学府,其各方面表现丝毫不逊色。
由于我本科专业国内修读的是工商管理,英本专业则对应匹配为Business Administration,本科双学位同属商科,那么在研究生申请的时候,则特意了解英国大学中商学院表现比较突出的作为自己的潜在目标(当时还特意做了一份Excel,专门进行不同潜在目标学校的优缺点对比)。
在选择学校方面,我一直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学校名气大并总排名靠前,二是学校本身并不突出但是专业排名优秀。我在本科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对品牌管理、市场营销方面的课程会更感兴趣,更具学习热情,可能和其他比较现实的考虑日后专业就业情况的同学来说,我还是比较唯心派的,所以在寻找申请研究生专业的时候便会更倾向于商科市场营销方向。因此,华威商学院对我来说,则是当时最为理想的选择。
虽然华威大学在世界上各榜的排名并不十分突出(拥有经济、金融、数学、传媒等强势学科,但总体有点偏科),但在英国大学总榜中却稳居前10,华威商学院更是非常受到本地人的认可。举个例子,当对大部分国内人士同时提及曼彻斯特大学
与华威大学时,大家会对曼大更有共鸣(曼彻斯特这一城市名更为熟悉),而当询问目标转换为伦敦各大公司时,就会发现华威商学院WBS在他们眼中是target school(英国排名前100位的雇主列为前三的目标学校),而曼大商学院
则为semi target(此处并无引战的意思)。
同时,华威大学最著名的学院之一就是华威大学商学院WBS(Warwick Business School),其出色的教学研究质量也使华威商学院成立世界顶尖商学院之一,在2000年华威商学院成为英国第一个获得三大国际权威商学院认证(AACSB International、AMBA 和EQUIS)认证的商学院。因此,申请季结束后,虽然我最终斩获了不少学校的offer,其中不乏UCL和LSE等总排名更前的院校,但综合考虑到专业优势,思考再三还是选择了华威商学院的Marketing & Strategy这一专业。
专业选择
在我就读的时候,华威商学院主要有三大专业方向,分别是Management、Marketing和Finance(现在硕士专业更为细分,专业数量共15个)。总的来说,华威大学的商科在世界的知名度比较理想,对中国而言其文凭的认可度较高,寻找到一份较为理想的工作并不是难事。
据我所知,同一届的学习Finance方向的(包括偏数据、金融分析方面和会计方面)大都进入了国内大型金融机构任职,比如Accounting Finance毕业的获得四大offer的比例很高,若进入银行也大部分就职于高端客户开发管理类部门,大型券商虽然大部分时间招聘岗位较少,但就读Finance和Mathematical Finance的成功几率并不低。
而对于Marketing和Business方向的学生而言,最终的就业方向则更偏向于产品经营类、咨询类和与自媒体相关等职位,例如我的同学就有不少进入了国内之名的互联网企业或平台工作。
申请干货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申请英国留学(研究生)常见需要准备的材料与要求:
1. 学位要求:
一般要求为应届本科毕业生,往届生也会考虑。应届生需要提供在读证明
,加盖学校的章,毕业证和学位证(中英文)在大四毕业后扫描并提交。往届生则需要毕业证和学位证(中英文)。大专毕业生可先申请硕士预科
课程,再攻读硕士学位。由于我当时本科即就读英国院校,申请同一国家的硕士学位时,本科院校非常贴心地直接将学生于教务系统中申请的在读证明帮忙投递,省了不稍事情!
2. 成绩要求:
申请学校的GPA要求因学校而异,比如英国顶尖的牛津大学,它属于学院制
大学,申请时除了选择专业名称外,还需要选择具体学院,但是所有专业一般要求985/211大学88-90分;双非申请的话可能性渺茫,但是如过平均分能达到90还是可以尝试的。同时这里的商科一般要求提供GMAT 720+,还会有面试(并不是所有的英国大学在申请商科硕士时都需要GMAT或GRE成绩,老牌名校除外,但如果考虑的是申请Phd的话,基本每家都需要提供)。
针对985/211院校和双非院校的绩点也会不一样,还会有各自的换算标准。拿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来说,211大学的88-90分相当于非211大学的90+;211大学的77-80分相当于非211大学的80+了。一般大学的最低成绩要求为非211大学的75分,也有最低要求85甚至90的,具体要看申请的学校和专业的要求。
如果是像我这样英本毕业的同学,则在申请过程中需要提供附有每年每科目的成绩单(所以更看重日常长久以来的学习表现!)。在前期发放conditional offer的时候,被申请院校也往往会对最终的学位等级
做出要求。一般比较理想的等级是Second Class Honours, Upper Division (2:1) 二等一学位以上(最终均分60-69分),虽然没有一等学位那么outstanding,也是大部分英国人心中不错的成绩了。尤其是对于想在英国找工作的同学来说,拿到这个级别的学位是不少英国公司的门槛条件。但最满意的当然是获得First Class Honours (1st) 一等学位,相当于总体平均分在70以上,相信已经在英国就读过的同学应该深有体会,拿到70分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这个一等学位绝对是英国学位最优秀的象征,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申请工作,都是一块沉甸甸的“敲门砖”,要知道英国G5学校录取硕士基本的入学要求都是一等荣誉学士学位
哦!
而就我当时申请的华威商学院来说,研究生部分分为授课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研究类型需要相当于英国本科2:1,中国大学平均分82以上或者GPA3.3以上;授课类型需要相当于英国本科2:2,中国大学平均分82以上或者GPA3.3,但是某些课程对相应学科的分数会有要求,比如数学,经济等。
3. 工作(实践)经验要求:
申请一般专业是不需要工作经验的,但是工作经验会是一个加分项。如果你是跨专业申研,那么与研究生意向专业相关的工作经验会给你的申请助力不少。而且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三年制大专毕业生经学院认可,可跳过预科课程申请直接就读这一方面的硕士课程。对于想读MBA课程的学生,通常必须有至少3年以上的管理岗位的工作经验。
回忆当年我最近在做申请材料的时候,就会特别突出自己在本科假期期间所从事的实习工作内容,展现自身的执行力与适应变通的能力。
4. 文书要求:
申请英硕一般需要的文本材料(每年下半年都是申请学校的旺季,提前着手申请可以有效提高成功率)。
(1)6个学期以上的成绩单(中英文)。一般都可以请求学校教务处可以开具原件,中英对照,加盖学校的盖章。有些国内院校只有中文版,没有英文版,那就得找翻译公司帮忙翻译,或是自行翻译后附加学校的盖章。
(2)Reference Letter,又称推荐信。一般而言都需要两封,最好的选择是在校时的导师(当然导师本人的头衔和职称越高越好),或是一封老师一封实习单位负责人。常见的推荐信递交方式有两种,现在大部分都采用网申系统直接提交,意思是你提前和推荐人说好,要到他们的邮箱等基础信息、联系方式,并在申请时填上他们的邮箱,则被申请学校会以你的名义给他们发邮件,请求递交推荐信(大部分在线填写),这也是比较方便的一种。而第二种是推荐人写好了,打印出来要有他们的签名,然后我们再扫描上传,如果计划申请好多学校,那这种则比较麻烦。
(3)个人陈述(PS)。很多学校都会有自己的格式与页数要求,必须仔细看好!这一份文件可能是大部分申请者认为的难点,因为不知道究竟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现自己的优点。而我认为,下笔之前最重要的是思考这三点:首先是是自己的Motivation,也就是为什么要申请这个专业,可以是自己本科就是这个专业,想继续深造;也可以是自己的经历让自己对这个专业极其感兴趣。第二Why You,为什么人家要选择你呢,可以结合自己的教育背景(比如自己的专业知识过硬)、个人能力强、实习经验丰富等等,说出的你的优势。第三点,What to Achieve,也就是你能从这个专业中得到什么,对你未来有什么影响,这里你也可以简单说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基本上围绕着三点说就没啥问题了,当然如果对语法和表达不确定的,可以找老师或者Proof Reading帮你把把关。
(4)补充材料(有些学校会让你提交除了PS外的Career Plan、CV或者一篇小论文之类的,这个看学校具体要求吧)。
(5)雅思(或是GMAT/GRE)成绩单。这个有的学校需要带雅思以及GMAT申请,有些不需要,可以下来Conditional Offer再补雅思成绩,不过有些专业如果带着雅思以及GAMT申请可能成功率高一些。当然我最近也有了解到,在特殊疫情期间,有部分地区的雅思考试都暂停了,很多学校也就调整了对于语言成绩的要求。例如可以用普通A类雅思替代UKVI申请语言班、学前语言课程推迟入学并改为线上教学、英国部分学校开始接受托福、PTE、Duolingo英语测试或者内测成绩等等。
最后再来说一下自己留英后的感想吧!在英国呆了接近4年时间,虽然现在已经回国了,但回过头来看,虽然曾经遇到过很多困难,在本地学生(还有来自欧洲的学生)居多的环境里往往需要特别努力、自信地表达自己才能够逐渐融入,但大部分的回忆还是很美好的,在学业上和生活上都获得了超出预期的成长。
而英国读研虽然学制短,但那么多的内容和考核安排都被压缩在一年或者两年完成,课下就必须要用两倍甚至更多于课上的时间学习才能顺利毕业,只能说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如果大家真的下决心,选择了留学这条路(不论去到哪个国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有金钱成本,就一定要坚持到底,拿到学位,最好是拿个pass with distinction,那么这入学前后投入的所有都是值得的,之后选择继续深造或是就业都是一块沉甸甸的敲门砖哦,所以共勉吧!
谢谢我们Liz学姐的介绍,大家看的过不过瘾?
怎么说呢,还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留学是一种态度,是走向成熟的历练,很少听到因为出国留学而后悔的,却听说太多因为错过留学的机会而遗憾的。只要你敢,只要你想,就有机会,而机会来了,就是你该把握的时候。所以,如果你看到了我们的故事受到了启发,那么加油吧!少年们!向你疯狂热爱的事情冲吧!
如果你还想看到更多关于专业,申请以及生活类的分享,请点个赞看让我看到哦!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留言cue我,也都会尽力回答的!
PS:现在这里有一个欧洲留学大家庭等着你,需要的话可以cue我拉你加入,让你的留学路上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