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0篇帖子。
(轉載知乎)那些控制不住自己脾氣的人,事後卻很後悔的人,都是什麼樣的心理?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0 22:59

尤雅心理:


當一個人出現後悔的情緒時,他是為誰?很明顯,只有威脅到了他的個人利益時,他才會後悔。「後悔」與「真正改變自己」有著遙遠的距離。

人常常後悔沒選擇更有利於自己的情況,但有誰會為別人而後悔呢?如果他真的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不是應該立即作出實際的行動,從而彌補自己的過失嗎?

所以「後悔」來自於當事人的思想上的權衡。「」控制不住自己脾氣的人,傷害別人過後很後悔」,只是因為他的行為讓他在過後遭受了損失,所以他會認為:「如果當初我不那樣就好了,不然我就不用面對當下的局面」。

所以不要幻想後悔的人真心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在他作出行動上的改變之前,所有的「道歉」與「後悔情緒」全都是蒙蔽人的煙霧彈。

如果他發自內心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他痛下決心改變,他會安撫、彌補你,對你做承諾並用行動來證明自己,而最不可能出現的就是「後悔」。所以,讓時間來證明一切。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0 23:00
作者:辛良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7918994519615402/answer/194797368225012571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脾氣即心態,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有什麼樣的脾氣。

有些人控制不住脾氣,是因為心氣過高,什麼都想管,管的都想管好,不該管的也管,總想讓自己表現得不一樣,表現的更突出,所以會控制不住,心態追求完美,心裡總有事情,那就總會遇到不順心不如意的事,脾氣就控制不住。

有些人控制不住脾氣,是因為憤世嫉俗,什麼都看不慣,什麼都不合心意,期望中的世界和社會以及周圍的人和事都該按自己的想法轉,不合自己心意的就都是錯的,心態有點扭曲,完全以自我為中心,迎合自我的就是好的,影響自我的就都是不好的,脾氣就控制不住。

有些人控制不住脾氣,就是真的控制不住,不管身邊出現什麼人發生什麼事,一言不合一眼不對就會失控,常規操作就是發脾氣,心態永遠都是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他人冒犯了自己,自己就該發脾氣,只要與人和事接觸就會不斷發脾氣,只要不合自己心意,脾氣就控制不住。

發過脾氣之後,都會有所愧疚。比如:給孩子發脾氣,事後會覺得自己也許並不是稱職的父母,應該給孩子多一些耐心,多一點教育;給同事發脾氣,事後會意識到同事受到了自己的傷害,會影響工作,也不利於同事關係;給父母發脾氣,事後會難過愧對養育之恩。

所以,學著控制自己的脾氣,想說話的時候忍一會,想動怒的時候忍一會,想有意見再想想,想有看法也看看,能改脾氣,就能改變自己。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0 23:00
作者:拾心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7918994519615402/answer/194801772020236487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按照心理學分析一下,控制不住脾氣的人,安全感和無力感的缺失。憤怒就是對事情脫離自己掌控的無力感。比如我母親,在六年前我拒絕她給我出租屋送米和面的時候失控了,罵我沒親情,不會溝通。當她的內心想要掌控子女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也許是她想要被無條件接納的需求沒被滿足,就會通過激烈的情緒釋放焦慮。小孩對親人發火想要關注,大人對成年子女發火也想要被接納,像兒童心智的孩子,可惜都用錯了方式。

有的人習慣向外攻擊釋放自己的焦慮,有的人是懲罰自己。比如網路上刷到有的女孩子沒洗頭不敢出門一樣,懲罰自己,把自己封閉在屋裡了,有的人是覺得自己做的不完美就不做懲罰自己 。有的人辱罵他人以後,冷靜下來自責,無法消化內在衝突的表現。


事後後悔,是因為她的行為和認知是割裂的狀態。負面情緒來了就開始大聲訓斥,這個時候理性腦

是停滯狀態,等理性腦回歸的時候,意識到傷害人了,產生愧疚感,你看她的理性腦和情緒腦

是分開的。比如前段時間我在知乎提問一個小夥子被單位錄取後,網友發現他虐貓行為舉報這件事在網路上鬧得沸沸揚揚,就有情緒腦和理性腦分開的人對我這個提問的人進行網爆,好像我成了虐貓的人,我的天!已經分不清現實和想像了,於是我決定離這類人遠點。

事後後悔的人,擔心自己剛才發脾氣失去重要的人,他怕失去才會道歉修補關係 ,無法發覺真正的問題根源,陷入「爆發-道歉-再爆發」的循環。

事後後悔的人有未處理的舊傷,童年經歷讓他戴上「乖孩子」面具 ,長大以後不會管理情緒,不會與情緒和解,就會爆發負面的情緒,事後就會順從的模樣。這類人一般情緒感知能力

弱,甚至是不知情緒是何物,不知道是生氣和恐懼,對一件事反應過度,發完脾氣事後才覺得自己反應過度了,不應反應過大。

圖片來源網路,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0 23:00

仁者仁心:


普通人而已,正常的普通人心理。

除非是經過各種訓練的優秀間諜,才會臨危不亂,臨淵不驚。

別用優秀間諜的心理素質去質問普通人。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0 23:01

豆腐射手:


不一定是心理問題,很有可能是生理上出了問題,比如重金屬中毒。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0 23:01

豆腐射手:


不一定是心理問題,很有可能是生理上出了問題,比如重金屬中毒。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0 23:02

多餘情感:


1.情緒易激惹:情緒閾值低,微小刺激即觸發強烈憤怒,事後因反應過度而後悔。

2.認知失調:行為(發脾氣)與自我認知(「我應冷靜」)衝突,事後因矛盾感產生悔意。

3.自我控制資源耗盡:長期壓力或壓抑導致控制能力下降,情緒爆發後恢復理性而後悔。

4.即時滿足傾向:發脾氣是情緒的即時釋放,事後意識到其對關係或後果的傷害而後悔。

5.歸因偏差修正:發脾氣時將責任外推,事後客觀歸因,意識到自身問題而後悔。

6.恐懼失去:對親近的人發脾氣後,擔心破壞關係或失去對方的信任而後悔。

7.情緒 granularity 低:無法準確識別自身情緒(如將焦慮、挫敗轉化為憤怒),事後理清真實情緒而後悔。

8.完美主義衝突:對自己或他人要求過高,未達預期時發脾氣,事後覺得要求不合理而後悔。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0 23:03
作者:琳慢慢的慢生活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7918994519615402/answer/194801597022129517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沒有那麼多心理問題,這是能量管理

失控。

發脾氣是掀桌子,後悔是因為發現桌子是自己的,砸完了還得自己花錢修。

我干過這種蠢事。對孩子吼完,看著他愣在那,心裡立馬就咯噔一下:虧了。 本來想讓他快點,結果現在還得花更長時間去哄,外加自己內耗一晚。這筆賬,怎麼算都是血虧。

為什麼明知道虧還干? 因為那一刻,你腦子裡那根叫「理智」的弦,被之前無數件破事給壓崩了。 孩子磨蹭、工作受氣、錢不夠花……所有事堆在一起,那最後一根稻草下來,你炸了不是為了這根稻草,是為了底下壓著的所有東西。

後悔是正常的,它是一個信號,提醒你:你的情緒管理

能力,配不上你所承受的生活壓力。 你需要升級的是策略,而不是自責。

我們都不是神,是拖著太多責任在前行的普通人。有脾氣正常,後悔也正常。

真正的強大,不是從不失控,而是懂得如何為失控善後,並從中學會下一次如何更划算地「支付」自己的情緒。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0 23:03

作者:桑榆非晚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7918994519615402/answer/194794293477637411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總有人把情緒 「失控」 歸為 「脾氣不好」,把他們事後的 「道歉」 當成 「真心悔改」—— 可剝開那層輕飄飄的 「我錯了」,裡面裹著的從來不是愧疚,是自私到骨子裡的算計,是懦弱到只能欺負弱者的無能,是把家人當成情緒垃圾桶還嫌桶不夠能裝的惡意。說到這個問題讓我自然而然想到我們經常耳熟能詳的一個詞——家暴


他們發脾氣脾氣六親不認,有時言語辱罵,更有甚者動手打人。他們哪是 「控制不住脾氣」?分明是 「精準選擇了欺負的對象」。在外面受了老闆的氣、遭了路人的白眼,他們能憋得像個悶葫蘆,連句重話都不敢說;可轉身面對妻子、孩子時,那些憋在心裡的火氣就像找到了突破口,摔東西、罵人、動手,怎麼解氣怎麼來。

他們太清楚了:外人會反抗、會報警、會讓他們付出代價,而家人呢?可能會因為 「孩子還小」「夫妻情分」「他平時挺好的」 而選擇忍耐。所以所謂的 「控制不住」,不過是權衡利弊後的 「敢」—— 敢對最安全、最不會反抗的人下狠手,敢把自己的無能轉嫁成家人的痛苦。

至於事後的 「拚命道歉」,更像一場精心編排的戲。他們會跪在地上扇自己耳光,會抱著受害者哭著說 「我當時腦子一熱」「我再也不會了」,會承諾 「以後都聽你的」—— 可這些話里藏著的,從來不是對傷害的愧疚,而是對 「控制關係可能破裂」 的恐慌。

他們怕受害者真的下定決心離開,怕自己失去那個可以隨意發泄情緒的 「港灣」,怕鄰居知道了戳他們脊梁骨,怕單位知道了影響前途。所以這場 「道歉」,本質上是 「止損」:用幾句軟話、幾滴眼淚,把受害者重新拉回那個充滿暴力的牢籠里,好讓下一次的 「失控」 有處可去。

更噁心的是,他們還會把 「後悔」 當成武器。「你看我都道歉了,你還揪著不放幹什麼?」「我知道錯了,你就不能再給我一次機會嗎?」 這些話像繩子一樣捆著受害者,讓受害者在 「他好像真的後悔了」 和 「我又要再受一次傷嗎」 之間反覆拉扯。

可真相是,他們後悔的從來不是 「打了人」,而是 「打了人之後可能會失去的東西」—— 後悔沒控制好力度讓對方見了傷,後悔沒選個 「沒人看見的時候」 發作,後悔自己的 「情緒出口」 可能要跑掉。這種 「後悔」,比動手時的暴力更傷人 —— 它讓受害者誤以為 「還有挽回的餘地」,卻在一次次原諒里,被拖進更深的絕望。

別再被 「他只是脾氣不好」「他已經道歉了」 騙了。家暴者的 「失控」 是選擇,「後悔」 是算計,他們從頭到尾考慮的只有自己:發泄情緒要選最安全的對象,彌補過錯要選成本最低的方式。那些事後的眼淚和道歉,不過是暴力過後的 「打掃衛生」—— 不是為了清理傷害,是為了掩蓋痕迹,好讓下一次的暴力能順利上演。真正的悔改從不是 「我錯了」,是 「我再也不會讓你受這種苦」;從不是 「求你原諒」,是 「我會用行動證明我配得上你的原諒」。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0 23:04
原問答連結: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