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先生:
中国人的匈牙利生存记:物价太低,温泉太爽,亲中程度让人意外
这里的咖啡比我在北京喝的矿泉水还便宜
说实话,当我在布达佩斯市中心的咖啡馆里,看着账单上显示的250福林(约合人民币5块钱)一杯拿铁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老板,你是不是算错了?
这是我来匈牙利的第三天,前两天已经被这个国家的物价震撼得不轻。超市里一公斤牛肉1500福林,换算下来30块人民币,我在上海买个汉堡都不止这个价。最离谱的是,我在多瑙河
边找了家看起来挺高级的餐厅,点了牛排、汤、沙拉,外加一杯红酒,结账时4000福林,80块人民币!
我当时就想,要是我早知道匈牙利这么便宜,我还在北京干嘛?每个月房租就得一万五,这边80块钱能吃一顿大餐,在北京连个像样的商务套餐都买不到。

温泉文化太野了,我一个中国人都被震撼到
刚到布达佩斯的时候,朋友跟我说:你一定要去泡温泉,这是匈牙利的国粹。我心想,不就是泡澡嘛,咱们中国人什么大世面没见过?
结果到了Széchenyi温泉浴场,我整个人都麻了。
首先,规模大得吓人。18个温泉池,室内室外都有,最大的那个池子简直像个小湖泊。但最让我震撼的不是规模,而是氛围——老爷爷们在40度的温泉里下国际象棋!
你没听错,真的是在热气腾腾的温泉里,一边泡澡一边下棋。我当时站在池边看了十分钟,心想这画面太魔幻了。在中国,泡温泉基本就是放松一下,聊聊天,最多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但这些匈牙利大爷们把温泉当成了社交场所,棋盘就放在池子边上,一泡就是几个小时。
更野的是,这里的人真的把温泉当日常。我遇到一个当地大叔,英语不怎么样,但硬是要跟我聊天。他告诉我他每周都来三次,已经坚持了20年。这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他用蹩脚的英语说,不只是为了健康,是为了快乐。
说实话,那一刻我有点emo了。我们这些在大城市打拼的人,什么时候能这么轻松地享受生活?每天忙着工作、房贷、各种焦虑,连好好放松一下都觉得是浪费时间。

他们对中国的好感,真的超出我想象
最让我意外的,是匈牙利人对中国的态度。
来之前,我以为欧洲人对中国多少会有些你懂的,刻板印象或者偏见。结果完全不是这样。
在一家小餐厅吃饭时,老板知道我是中国人后,眼睛都亮了。哦,中国!很棒的国家!然后开始跟我聊中国的高铁、支付宝、华为手机。他甚至还提到了一带一路,说匈牙利从中受益很多。
我当时都有点懵,心想这不会是在演戏吧?后来发现,这种情况特别常见。
在布达佩斯的中央市场,我遇到一个卖纪念品的大妈,看到我拿着手机支付,立马问我是不是微信支付。我说是,她竟然说:我见过中国游客用这个,太方便了!我们什么时候也能有?
最震撼的一次,是在一个pub里。几个匈牙利年轻人主动跟我搭话,聊着聊着,其中一个哥们说:你们中国人真厉害,疫情期间建医院的速度,太crazy了!另一个接话:而且你们的App都很好用,我朋友在中国工作,说生活特别方便。
说实话,这种被认同的感觉,比在很多其他地方都要强烈。可能是因为匈牙利本身也不是什么大国,所以没有那种莫名的优越感?还是说,他们真的是从实用主义角度在看待中国?

生活成本低到我开始怀疑人生
住房方面更夸张。我在布达佩斯市中心租了一个一居室,月租金12万福林,换算下来2400人民币。2400!在北京,这钱连个厕所都租不到。
而且这个房子还不是什么破地方,就在多瑙河边,步行到国会大厦
15分钟,周围餐厅、超市、地铁站什么都有。房东是个中年大叔,人特别nice,还主动帮我介绍了附近的中国超市。
交通就更便宜了。月票9500福林,约190人民币,地铁、公交、电车随便坐。在上海,地铁月卡都要100多,而且只能坐地铁。
我算了一笔账:
房租:2400人民币
吃饭:1500人民币(已经吃得很好了)
交通:190人民币
其他:500人民币
一个月4600人民币,就能在欧洲首都过上相当不错的生活。这个数字让我开始seriously考虑要不要长期留在这里。

文化冲击:他们的慢让我焦虑又羡慕
但也不是所有东西都完美。最大的文化冲击是他们的工作节奏。
我去银行开户,工作人员慢悠悠地处理各种手续,中间还要喝咖啡、聊天。整个过程花了两个小时,在中国可能20分钟就搞定了。当时我内心是崩溃的,一直在心里喊:能不能快点啊!
但后来慢慢发现,这种慢可能不是效率低,而是生活哲学不同。
在一家小店买东西,老板跟每个客人都要聊几句,问候家人、谈论天气、分享今天的心情。这在中国绝对会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但在这里,似乎是生活的一部分。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住的楼下有个老爷爷,每天下午都坐在门口看报纸、喝咖啡。他总是主动跟我打招呼,虽然语言不通,但那种genuine的友善让人很温暖。
有一天我问他,每天这样坐着不无聊吗?他笑着说:年轻人,生活不只是工作,还要享受阳光、享受咖啡、享受与人的交流。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们这些在大城市打拼的人,是不是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意外发现:这里的中国元素比想象中多
走在布达佩斯街头,你会发现中国元素比想象中多得多。
不只是中餐厅(虽然味道大多数都很一般),更多的是一些subtle的影响。比如很多年轻人用华为手机,商场里能看到小米的专卖店,甚至还有比亚迪的电动车广告。
最有趣的是,我在一家书店发现了匈牙利语版的《三体》
,而且还挺畅销的样子。店员告诉我,中国科幻小说在匈牙利很受欢迎,很多人对中国文化越来越感兴趣。
在一个周末市场,我甚至看到有人在卖中国茶叶,老板是个匈牙利大叔,竟然能用中文说你好、谢谢。他跟我说,他去过上海和北京,对中国印象特别好,回来后就开始做中国茶生意。

真实感受:这是一个让人想慢下来的地方
住了一个月后,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很多人选择留在匈牙利。
这里的生活节奏让人能够真正感受到生活这两个字的含义。不是每天被工作追着跑,不是时刻焦虑着房价、竞争、未来,而是能够真正享受每一天。
当然,收入肯定比不上北上广深,职业发展的机会也有限。但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定积蓄,或者能够remote工作,这里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重要的是,作为中国人在这里生活,你会感受到一种意外的友善和认同。这种感觉,在很多其他地方都很难得到。
结语:也许换个地方生活,并不是逃避
以前总觉得,离开北京去其他地方生活,是一种逃避,是承认自己在大城市竞争中失败了。
但在匈牙利这段时间,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也许换个地方生活,不是逃避,而是选择一种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布达佩斯的夜晚很美,多瑙河边的灯光让整个城市都显得浪漫而宁静。坐在河边的长椅上,喝着便宜到不敢相信的啤酒,看着远处的国会大厦,我开始问自己: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是在北京拥有一套房子,还是在这里拥有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
我还没有答案,但至少,我现在有了选择的可能。
而这种可能性,本身就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