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0篇帖子。
潤日|逃出教育內捲 中國媽媽集體赴日 送子上好大學 | 香港01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7 17:12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7 17:12
「一條路走到底」

來日本之前,陳笑感覺到小齊並不開心。當時小齊正在讀四年級,不僅課間沒法休息,午休也只有飯後的20分鐘可以在戶外活動,陳笑當時聽到就說:「怎麼感覺像是坐監獄?」在北京,不管是在名校區「海淀」還是在陳笑所在的昌平區,都難以擺脫教育內捲。作業多,放學晚,老師抓得緊,小學開始考試、升學的壓力越來越大。陳笑說,除此以外還有各種校外培訓班:「因為家長之間沒有距離感,導致很容易形成攀比,舉例來說就是:你家孩子報(名)了我家孩子也要報,不能落後於人的氛圍比較可怕。」

來到日本,對於陳笑來說也是一種解脫:「這邊的老師從來不會找家長,讓配合,更沒有班級群。所有的事情老師會跟孩子溝通,每個學生有一個聯絡本,學生每天都會記錄第二天的事項,老師和家長看完都會蓋章。國內這種處處無形的壓力和教育體系(工業時代的體系)導致學生和家長甚至老師,都比較身心疲憊。」

至於在日本公立學校就讀的小齊,如今每天2點多到3點就放學,作業又少、還有各種課外活動,基礎學科以外,學校還教學生游泳、種大米、縫紉和做飯之類。

陳笑說:「它的公立學校就是一種掃盲教育......然後如果你要是想考一些(好)大學的,你必須要在課後報各種私塾,又要再去學一套考試的東西,就完全是應試,跟中國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體系。在中國是大家都在公立學校拼命的學努力的學,然後大家都去考試,這麼一條路走到底。」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7 17:13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7 17:13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7 17:13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7 17:14
中國家庭炒熱文京「學區房」 醫生都買不起

並不是所有來到日本的家長都像陳笑一樣放棄競爭和雞娃。事實上,在被視為教育水準更高的東京文京區,就有一群熱衷教育的中國家長聚集。該區域還有着被稱為「3S1K」的四間知名公立小學,分別為誠之小學、千馱木小學、昭和小學、窪町小學,這幾間學校據稱歷史悠久、教育氛圍濃厚。當中,誠之小學更因臨近東京大學和高端住宅區而備受歡迎。

在社交平台以及房地產中介的推廣下,文京區在近幾年成為不少中國新移民家庭的首選。

據文京區教育委員會統計,2024年在該區就讀小學的外國兒童達467人,較2019年增長2.4倍,其中多數為中國籍學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的兩年間,居住在文京區的中國籍居民增加了約3000人,增幅高達約60%。但這一趨勢也炒熱了文京區的房產,一名在文京區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日本媽媽鈴木告訴《香港01》,房價已經漲到即使是同區大學醫院的醫生,也難在區內購房的程度。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7 17:14

實際上,一些搬家到文京區的中國媽媽很快發現,學校並不像她們所想像的那樣教育資源更好、或重視孩子學業。日本公立小學體系下,教育資源完全平均分配,教學內容一致,就連老師也是在不同的公立小學之間輪崗。所謂「3S1K」亦是如此。文京區教育委員會監督員高橋拓對此也感到不解:「為何在教育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它們會引發如此大的關注?」他認為,「3S1K」的實際重要性被誇大了。

從數據上看,文京區的教育水準似乎確實遠高於其他區域——根據東京都教育委員會每年發佈的《公立學校統計調查報告書》,2023年東京都公立小學畢業生升入都內私立中學的比例約為兩成,其中文京區的私立中學升學率則約五成。 在東京,如果孩子足夠聰明,家長往往會送他們去讀私立中學,因此私立學校升學率被視為各區域學力的一個指標。

但鈴木認為,這並不是因為文京區的教育資源更好,而是原本在該區域內工作的醫生、學者等高學歷、重視教育的家庭聚集所致。

鈴木表示,該區域因聚集了多所大學附屬醫院,區內有多所著名的國立附屬小學和中學,如筑波大學附屬、小茶之水女子大學附屬學校,因此長期以來就有許多醫生、研究人員等高學歷、教育意識很強的家庭居住。舛友表示,有家長向他透露,部分家長是被中介的話術所騙而來到文京區。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7 17:14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7 17:14
中國學生進軍「SAPIX」

而在毗鄰文京區的高田馬場,中國學生的身影也越來越常見。這裏坐落着各類補習機構、語言學校,包括最知名的補習機構SAPIX。後者作為東京都的四大升學補習機構(SAPIX、日能研、四谷大冢和早稻田學院)之一,因被名校錄取的學生人數遠高於另外三間而尤為知名。據日媒MINKABU今年報道,在首都圈部分校區,中國裔學生佔比已達15%至25%。

東京教育信息中心本部長廣野雅明表示:「雖未影響塾運營,但(中國籍)學生數量仍在持續增長。」

舛友表示,在東京的中國家長圈子裏,存在一個SAPIX家長交流微信群,群里的家長每天輪流給孩子們出題、佈置額外的作業,孩子們需拍照提交答案供組員互查,「若出現三次未完成作業或遲交情況,該家長將被逐出小組」。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7 17:15

事實上,家長要進入這個群組也需要經過審核,提交孩子在SAPIX就讀的證明等,進群後,家長不能將群組內聊天記錄外傳,若不遵守規定同樣可能被退群,管理極為嚴格。

對日本家長來說,這樣的體系「幾乎是難以置信的」。舛友說,即便和更注重教育的日本家長相比,中國家長的競爭心態也「不在同一個水平上」——「我覺得,總的來說,日本家長認為孩子的人生有許多(不同的)路徑,沒有惟一的成功的路徑。但很多中國家長則認為考上好大學就是惟一的一條路。這是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

張慧文稱,她身邊的中國家長幾乎都會送孩子去SAPIX補習,感慨:「中國人骨子裏面還是喜歡競爭。」

陳笑也坦言,自己過去也雞過娃,無奈小齊當時自主意識很強,「雞不動」,陳笑不得不放棄,目標變成養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但作為家長,她對於教育的焦慮在來到日本後才大大減輕。

陳笑已經和小齊商量好,升上初中以後要好好努力,報讀私塾、考一間好的高中:「反正怎麼樣都要努力一次,如果不(努力)考好高中,那他考高中一定要努力的。」

不過,陳笑也為小齊想好後路。即便不上大學,日本的職業教育也頗為成熟、畢業以後的工資、社會地位和福利等都更好,去職業技術學院學一項技能也未嘗不是一個選擇。

原文網址: 潤日|逃出教育內捲 中國媽媽集體赴日 送子上好大學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79315?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