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5篇帖子。
潤日|不再必選美英澳 中國留學生為何湧入日本大學? | 香港01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7 16:46
先留學 再移民

2017年,日本修改法規,將高技能外籍專業人士申請「永住」所需的居住時間由5年縮短至1到3年。為了推動日本遊戲、動漫和設計等文化產業發展,日本政府也放寬了留學生取得工作簽的要求。

《日經新聞》報道引述日本埼玉縣的一位移民中介解釋,這種熱潮與獲得日本「永住」(永久居留權,略語)有關。「永住」是指以外國人的身份,在日本獲得永久居住的權利,同時保留原有的國籍。

付錦煥稱,念研究生有助於他申請高度人才簽證,方便進一步申請「永住」:「就讀大學院是一個高度人才加分項,可以加10分。」

「高度專門職」制度規定,根據外國人的學歷、職歷史和年收入評分,若達到70分即可申請居留資格,且可優化審批流程、縮短申請永住年限。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7 16:46

圖為2021年,學生們走過早稻田大學校園內的村上春樹圖書館。該大學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私立大學之一。(Getty)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7 16:47

楊志豪也希望就業後能取得「永住」:「我身邊的中國同學裏面,30個人就有5個拿的永住。」

《日經新聞》一項研究結果顯示,2024年日本各大藝術大學共有70%的國際生來自中國,其中京都藝術大學有692名中國學生、東京藝術大學有245名。這些留學生大多從小受日本文化影響,嚮往在日本的遊戲、動漫等行業就職。

但更受矚目的則是日本一流大學中愈發顯眼的中國留學生。去年10月,《周刊文春》以《中國留學生席捲東大》為題發佈報道,講述被視為日本頂尖學府東京大學的「中國化」現象。報道引述大學數據指出,東大中國留學生數量10年增長3倍,目前佔比已超過全校學生的12%。此外,早稻田大學(5562人)、立命館大學(3258人)和京都大學(2791人)的留學生中,中國學生數量也都達到約半數。

《日經新聞》表示,截至2024年6月,約有33萬中國公民獲得「永住」,較2017年成長40%。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7 16:47
日本人的擔憂:中國人「搶走」教育資源?

中國人帶來了留學潮,但也引起了日本網民的擔憂。日本文科省2021年起推行「次世代研究者挑戰性研究計劃」(SPRING),針對想要投入研究的大學生提供780萬到1040萬日圓的資金,資助期限為3至4年。

《朝日新聞》7月報道,日本社交平台上瘋傳一個流言:「日本人上大學要助學貸款,中國人卻能免費上日本大學,還能領取1000萬日圓?」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7 16:47

儘管文科省統計數據顯示,去年SPRING共資助10,564人,其中60%是日本人,僅29.8%(3,151人)是中國人。然而,質疑中國學生「佔用教育資源」的聲音持續存在。

大阪大學人類科學部的Stefan Aichholzer博士,在東亞論壇(East Asia Forum)網站發文,批評要求SPRING僅限日本學生的呼聲,稱其是短視且可能有害的:「若目的是鼓勵更多日本學生攻讀研究生學位......不應製造零和競爭,導致有人因為護照被排除在(申請者)外。」

他強調,日本的外籍博士生人數已遠低於經合組織(OECD,由美國和英國等發達國家組成)的平均水平,如果真心想維持科學和高等教育競爭力,就應該包容性強、擇優錄取。

事實上,包括東京大學、早稻田在內的日本高校,都在爭取更多中國留學生。日本《每日新聞》報道指:隨着日本低生育率令學生數量減少,而國際學生數量成為大學在全球範圍內排名的重要指標,留學生對日本大學維持財源愈發重要。

專門面向中國留學生的日本升學機構Coach Academy社長楊戈則指:「目前自費留學生佔國際學生總數的97%,大學真正需要的是學術能力強且經濟寬裕的外國學生。中國學生被認為最符合這一標準,這在五年前是難以想像的。」

他表示:「日本對於留學生仍存在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想來的人自然會來』。如果這種態度持續下去,日本可能無法與歐美國家競爭。」

原文網址: 潤日|不再必選美英澳 中國留學生為何湧入日本大學?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79324?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