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悅93:
隨着最近各高校陸續發佈博士招生簡章,讀博的話題逐漸受人關注。很多人讀博是為了博士畢業後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還有人勸人博士畢業後做博士後「深造」一下。
博士後是什麼?有必要做博後嗎?
首先博士後不是一個博士之後的學位。儘管現在的管理模式讓博士後很像學位,(需要完成合同任務,入站和出站需要做報告,頒發博士後證書)但是各單位招聘的時候並不會把博士後視作更高級的學歷。
從歷史來看,博士後是博士生和碩導或者副研究員之間的過渡階段。人們發現並不是所有博士都能立即獨立開展研究工作。於是設置一個叫做「博士後」的崗位。
由於之前中國博士後待遇太低,大家基本上會選擇做助理研究員或者講師。助理研究員申請國自然青年基金
,發表一篇頂刊論文,就可以申請做副研究員。然後就可以申請碩導。
現在博士後待遇提高了,並且博士後管委會和單位會提供工資,再加上博士後科研申請更多項目,因此,各單位鼓勵新人先做博士後,甚至要求必須做博士後。
由此看來,如果想去比較好的大學或者研究所找教職,那做博士後是必須的。
如果不去這些地方,是否值得做博士後,或者說如果去一般的大學,去事業單位,或者當公務員,是否值得做博士後?
去一般的大學通常意味着沒能再做博後的單位留下這種情況,做博士後也是值得的,尤其是對於熱愛科研的人,這樣至少可以在比較好的平台工作更長的時間,有利於科研成果的積累,更快的是一個新博士在世界上,在思想上走向成熟。
如果是對科研興趣寡淡,對評職稱也不是特別看重,那還不如回老家附近找個普通學校。
如果打算當公務員的話,做博後就是一個比較尷尬的選項,因為這風險比較高。首先先做博後再去當公務員,通常會優先選擇這直機關和中央部委,我對基層工作年限有要求的崗位在問,選擇基層崗位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通常後者是無奈之選,如果有更好的方案,大家不會這樣選擇。
至於去事業單位的話,做博士後本來是沒有必要了。但是如果是和當地的人才政策,可以獲得優待的話,應該是可以考慮的。比如,福建省的高層次人才認定政策中的c類人才
。

在這種情況里,可以先做博士,後發表五篇論文,然後申請認定為c類人才。這樣即使是去中學或者醫院,這樣的事業單位也有可能有比較好的待遇,甚至還能解決副高級職稱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在上述人才政策的作用下,選擇做博後是一個很好的選項。是想在博士畢業之後,有的是近五年之內畢業於學科評級為a加的學校,那麼可以申請c類人才。人才認定的有效期是六年。在這個六年之內再發表五篇jcr 1區論文
,可以再申請c類文學。在接下來的六年中,連續獲批兩個投資人面上項目
,可以申請b類人才。你這兩個面上項目可以助力上證研究員。此後,申請福建省結清之後,可以申請b類人才。至此,24年就國,也差不多,該考慮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