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自媒體之路
「那聖戰者也是這樣,怎麼人就這樣白白死去?你們怎麼不開口說話呢?就像那個小孩的父親一樣,誰去探尋這個真相呢?我一個外國人,一個連西班牙語都不會說的移民,但只要對方願意聽我講話,願意向我講話,我就願意聽。」-----這是柴靜移居西班牙後,於2023年完成的紀錄片《陌生人》。
紀錄片聚焦歐亞伊斯蘭「聖戰士」的恐怖行動背後的宗教禁忌。她說,一切源於她搬到巴塞羅那(巴塞隆納)沒幾個月,住所大街上便發生慘重傷亡的恐襲事件,點燃了她的新聞好奇心。
她也坦言,「播完《穹頂》後,再做新聞記者已不可能,這是我說『卸甲歸田』的原因。或許在國內做商業性工作可以,但那不是我的志趣。不如走走看看。」她告訴BBC。
「我採訪的每一個人,從『聖戰者』到專家,似乎都急迫地向我訴說……好像從未有機會表達。有趣的是,這些西方人急切地想跟一個中國人訴說他們社會的禁忌……我有個朋友想推薦我的片子給西班牙電視台,他們說,這片子太敏感,播不了。我就想,這難道不是我在央視時常聽到的回答嗎?」柴靜笑著說。
受《陌生人》啟發,柴靜2024年轉型為自媒體人,在YouTube開設頻道《陌生人》,將視角轉回中國。一年內,她發布五十部影片,涵蓋義和團、「文革」、「六四」、朝鮮戰爭(韓站)中的中國戰俘、俄烏戰爭中的中國傭兵、武漢封城等議題,每每引發網路熱議,甚至吸引當事人親友翻牆留言回應或網友激辯。她表示,閱讀與回覆留言讓她感動,許多高質量的評論啟發了她的思考。
柴靜向BBC解釋,這是她將頻道命名為《陌生人》的原因:「在採訪聖戰者時,我意識到『身份』往往是人們了解彼此的障礙,甚至仇恨的來源,但經驗可以改變偏見,陌生人彼此感受,能產生深刻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