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发了102篇帖子。
(轉載知乎)小红书“民生对账”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甚至逆转人才外流?打破信息滤镜后是否会有更多人选择真正的文明?
11楼 JosephHeinrich 2025-2-9 22:45

对世界很失望:


并不能。

小红书上的外国人面临的情况是移民二代面临的情况,不是移民一代的。

相反移民一代因为不在美国接受教育,他们的经济状况要好得多。

他们没有学贷,没有很多社交需求,他们的钱反而会剩下很多。

而移民二代,呵,他们有吗?

我今年见过的最奇怪的破防是我给一个德国华裔说他孩子未来可能月收入2000欧,在德国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收入,他接受不了。非要我孩子未来月收入2000元。

唉,开心就好。

12楼 JosephHeinrich 2025-2-9 22:45

作者:FanFanFa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0078785075/answer/9485464080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两回事儿,完全彻底不相关。

我国的主体人群,意识到美国的主体人群,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 “也就那么回事儿”,甚至开始心生怜悯,与 “人才外流” 的界面无交集。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今的所谓 “人才外流”,这群人在我国的智识阶层,是妥妥前5%,大概率前1%的。

而时间发展到了今天,哪怕在综合福祉衡量层面,确实涉及所谓 “阶级滑落” 问题,这些外流的人才,在今天美国的财富或现金流层面的位阶,也妥妥是前5%,大概率前1%的。

而两边对账的人群,和各自的5%或1%,根本就没关系。

真正会影响这部分人流动的,是这部分人群,和其国内同位阶同僚之间的对账。

但这部分对账,一直都存在,也一直都没断过,信息也始终很通畅,基本上没有信息壁垒,根本用不到什么小红书。

然后长期持续对账的结果即,相较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那种掐尖程度,今日会选择永久润美的头部教育履历人群比例,已经显著下降且在持续下降了。

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能意识到,选择润美,其实就是理性地选择了一条边缘化的小确幸路径,也就不会把美国当成什么圣地或天国了。

以及,如先前多次提到的,目前留美的华人华侨里面,依然显著能脱离 “工薪小确幸” 设定,在各行各业从事着顶级开创性工作的小比例人群,其中的 “大多数”,在我国、为我国、围绕我国而展开的各种 “价值共享” 和 “价值创造”,从来都没断过。

再扩大至包括 “工薪小确幸” 群体,因地缘政治的明显震荡,近些年来,这个群体中,认定了永久移美的比例,是在稳步下降的;而开始思谋着,或已经开始展开布局准备,打算随时见势头不对,就携产回国的比例,则在稳步提升。

我知道你乎但凡提起北美高华,言必西岸码工,进而认定其人均大殖子反贼,再进而恨不得他们结局悲惨。

但这种认知是并不准确的。

越是偏头部的北美华人,对中美两国的时点认知和时段预测,相对越客观。同时因其个人能力,也相对更谈得上 “有选择的权力”,于是普遍并不魔怔。

魔怔比例显著大的,依然还是对账群体那个位阶里面的润美华人,即美国中下层里面的华人。

因能力和认知的巨大局限,他们在利益层面和情绪层面,确实和美国牢牢绑定了,属于是彻底失去选择权了,于是才会这么跳。

但你若并不在乎网络上的口嗨,而是只关心国家实力的兴衰,理应清楚,这群人的存在与否,于中于美,都是近似无关的。

而通过所谓 “对账”,相信你总也该逐渐认清美国社会制度的 “自由社达” 的底色了。于是若你真的看国内对应位阶的人群不爽,就该多鼓励他们尽快润美才是,越多越快越好。

这对我国来说,不是坏事儿,而对美国来说,也谈不上是好事儿。

最后再回到本题主旨,即有关 “人才外流” 的头部人群讨论。

简单结论就是甭瞎操心,这在过去都不是个事儿,在今天和未来,更不是个事儿。

2

13楼 JosephHeinrich 2025-2-9 22:45
作者:Berserke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0078785075/answer/9306027888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见这个标题,我以为看错了,又仔仔细细的读了一遍。

以免以后改了我把题目放在这。


既然是人才,还要看这么假的对账?你这是打破滤镜吗?你这是套了个拉洋片

在镜头上面。真正的文明不需要墙也不需要什么对账,可以上真正的互联网。

14楼 JosephHeinrich 2025-2-9 22:46


chccsy:


你别天真了。许多国人都是“现实&网络人格分裂体”,网络上嗨是一回事,现实中该羡慕外国的,有机会润的还是会润,这些都可以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

小红书“民生对账”只在简中网络世界有效,基本不会影响现实世界,它只是用来嗨的。有一股势力特别善于在网络上捕捉热点,然后制造概念,引导舆论,但可惜影响力只限于网络,并不会明显改变现实世界哪怕是底层民众的行动逻辑。

比如这次大S在日本逝世,他们又立马捕捉了这个热点,制造了日本的医疗水平不如中国的概念,利用一个明星死亡的新闻让中国人民又“赢”了一次。屁民们嗨是嗨了,但你也要屁民们现实中真信啊!对这些“现实&网络人格分裂体”,相信我,他们在现实中依然是相信日本医疗比中国发达的,如果给他们选择机会的话。

按现在这股神经兮兮的态势,哪天他们又通过什么热点得出中国的食品安全世界NO.1,洗白中国的食品安全,全网狂欢,我都不会奇怪,但我相信现实中人们对进口食品、国外奶粉的趋之若鹜不会有任何改变,即便是最蠢的韭菜,假设给他选择的权力,他也会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网络口嗨是一回事,现实生活又是一回事。就连提问的你也并非真的那么天真,别装了!

15楼 JosephHeinrich 2025-2-9 22:46

老狼:


不会,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很多顶级学者教授科学家来中国定居工作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我记得去年有个统计有几万?好像日本来的最多,其次是从美国来的,相反毛子那边来的少了,估计是那些老专家凋零以后实在培养不出新的了。

一个人要是沦落到靠小红书对账才能知道世界的真实情况的话,他根“人才”这俩字基本是不沾边的

16楼 JosephHeinrich 2025-2-9 22:46

九制乌梅:

截至2024年12月3日,中国内地往返美国的民航旅客量超过128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1.3倍。

对于真正有能力移民的人来说,买一张去美国的机票并不难,并不需要靠看小红书来了解美国。

17楼 JosephHeinrich 2025-2-9 22:46

天霜凝刃:


你不会认为以前那些靠平台起来的比如央视主持人,靠内幕发家的比如金融人士,靠拍马上位的贪腐分子之流是什么特别的人才吧?

它们只是声音大,而真正的人才不爱说话。

18楼 JosephHeinrich 2025-2-9 22:47

人类是恒星的残骸:


特朗普:以前来的中国人都是精英,现在都是垃圾

你猜是哪一届说的?

最少4年前的话,你就知道真的精英早就看透美国什么垃圾玩意了

小红书这波主要是让大量的小资和年轻网民对美国去魅

19楼 JosephHeinrich 2025-2-9 22:47

如果一个人热衷于“真正的文明”、“人才外流/回流”、“跨境消费观/生活质量对比”这些概念,并且一定程度上深以为然。那么无论这位是中美哪国居民,他/她基本都和通俗意义上的“人才”没啥关系了。

暂且不论赛博对账这种极小样本案例能否反映统计上的普遍性或通过样本显著性测试。

单论在互联网极为发达的时代,一个所谓高级“人才”居然需要通过社交平台上的meme才能了解另一个联网信息极为丰富的超级大国的发展水平,并且置信后还会大幅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

那位先生的信息获取、筛选和逻辑分析能力明显在信息时代是不合格的。



作者:爱吃豚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0078785075/answer/9268905870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楼 JosephHeinrich 2025-2-9 22:47

现在哪里还有什么人才外流?

公务员事业部门,都开始不要留学生了。

很多一线大厂招人,也不待见留学生了。

哪怕你是国外名校毕业,也未必有清北复旦交大吃香。在人家眼里,也不过是镀过金的铁块而已,并不是纯金。

现在还去国外的,大多是什么货色,大家心里还没数吗?

说白了,就是一群没什么真实能力,又不愿承认自己很平庸,全指望留学镀金的普通人而已。

以为大家看不出来吗?



作者:剑气与书气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0078785075/answer/945893168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