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263篇帖子。
(轉載知乎)为什么美国人嗜甜如命却发明了美式咖啡?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06

美式咖啡确实能体现美国人嗜甜啊,因为参照物是苦死人的意式特浓。

二战美军登陆意大利后喝不惯意大利那种药汤子似的特浓咖啡,得稀释才能入口。被意大利人嘲讽“只有(怕苦的)美国佬才这么喝咖啡”,这种喝法就成了现在说的美式咖啡。

所以严谨地说,美式咖啡是一种“按美国人口味魔改过的意大利咖啡”,有点类似左宗棠鸡和正版中餐的关系。



作者:Raketenfaust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94696677/answer/449490645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06

作者:陈幸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94696677/answer/414440336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权利面前,美色一文不值;在民族复兴的路上,苦比甜更容易成功!

国外人信仰神明,穷苦的人们相信神明可以带领他们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贵族的人们相信神明可以让他们一直处于顶峰。

在那个古老的年代,贵族每日纸醉金迷,享受众多仆人们供他们驱使,而凌驾他们之上的是尊贵又伟大的酒神。

受压迫想要反抗的人越来越多,有理智的贵族发现端倪,便希望能找出能够跟酒神对抗的神,咖啡出现了,它用加入的方式和酒神一起打败睡神,然后再顺理成章的登上酒神之上。

《瓦尔登湖》里詹姆斯.柯林斯把棚屋买给主人翁后,里面提到他所有的家当,就包含一个咖啡磨;《月亮与六便士》里也多次提到,“我”早上起床必须喝一杯咖啡;

历史有记载的一些爱喝咖啡的名人有:

拿破仑很喜欢喝咖啡,而且是现磨咖啡,哪怕出去打仗,他也会随身带着磨豆机,磨多少喝多少;

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认为咖啡有助于激发灵感,嗜浓咖啡如命,据说一生大约喝了5万杯浓咖啡,平均每天6-7杯;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视咖啡豆为跳动的音符,认为“做一杯咖啡的咖啡豆,会给我60种灵感”;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常常到阿尔加萨咖啡馆中观察消沉的灵魂,并以咖啡馆中的情景入画;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苏黎世期间,他也常去大都会咖啡馆,在那里专注思考,一坐就是一整个下午。

是名人效应还是生活习惯?

我跟大张先生讨论这个问题时,他的看法是:“上位者想要民众习惯,一方面咖啡确实有提神的功效,另一方面习惯咖啡豆后,民众购买力强了,能增加财政收入。”

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除了一些特别抵抗甜食的群体,一般人吃到甜的食物都会感觉到幸福的飘起来。

咖啡豆属于一种水果,从树上采摘下来后,经过处理烘烤后变成漆黑一小颗豆子,不能饱腹,不能解渴。萃取出来是漆黑的咖啡液,看着像中药,味也雷同中药,到底该如何让受众喜欢呢?

要知道好多地区的咖农都依靠种植咖啡豆生存,而这也成为国家的收入大项,同时也成为西方国家饮食文化的一种象征。

像西雅图被誉为“咖啡之都”,把咖啡店开到各个国家各个屯的星巴克就是在这诞生的。对于西雅图的人民来说“饭可以不吃、咖啡肯定是要喝”。

西雅图市议会估计,该税每年可筹集180万~350万美元来用于福利计划。不过这一方案遭到以星巴克为首,咖啡店主以及咖啡爱好者组成的“反税联盟”的强烈抵制。

西雅图试图收取天价咖啡税败北,英国政府吸取经验,决定细水长流,以每杯25便士对一次性咖啡杯征收税费,以此来达成2030年的可循环目标,以降低废弃物数量。

咖友们,很多成功的商家告诉我们,真正发大财的都是那些闷不做声的,不要以为每杯25便士很小意思,如果告诉大家,有25亿杯咖啡等着你来收,觉得如何?

据调查显示,2018年,81%的英国人每周都要去咖啡厅喝咖啡,咖啡年消费总额已达到96亿英镑,英国咖啡厅总数已经超过24000家。

不过官方收税的本意是:希望以“咖啡税”来减少一次性杯子的使用,或实现一次性杯子再循环的目标。

培养一个群体对某种食物的喜好,除了有利可图,更多的是因地时宜。像汉堡,压缩饼干就比需要费时几个小时的法餐受众要广。

能够及时解决眼前的问题,才是符合大多数人们的生活。

俄版“武则天”的硬核,叶卡捷琳娜二世名言:

如果我能活到二百岁,

我会让整个欧洲匍匐在我的脚下。

战争时期她带着精致的马卡龙看望前线的士兵,结果发现,精美的服饰,甜蜜诱人的甜食,在残酷的战场上莫名讽刺。

战争不需要甜点,那是留给胜利后的享受,战场需要时刻清醒,喝酒醉了会没命,喝咖啡提神保命不二法宝。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包络饮食习惯,是想要自多方面的因素符合才形成的。原谅幸运对西方历史文化的了解不多,做为人之常情,以上的些许推断,感觉也是符合这个问题的。

“除石油之外,咖啡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合法商品”——《黑咖啡》,它身上实在太多值得大家探讨的神奇地方,欢迎在看的咖友们留下自己的见解,大家一起讨论。

数据来源:UNCTAD HANDBOOK of statistics 2009-2015, 3.2 Export structure by product, A. World


@知乎美食



我是手冲咖啡发烧友@陈幸运,生活是一种态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每一天,让余生不留白,如果在看的你正好也喜欢咖啡,可以关注幸运,一起探讨咖啡的奥妙哦!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07

川杨河具装骑手:


西进运动,

殖民地穷屌丝,

动不动要长途跋涉,

从沿途人口百人的大镇,

买个三两咖啡粉,

等到休息时候,往壶里一倒,架火上一烤,

一壶刷锅水就这么成了,

一家人或者结伴驴友就靠这壶刷锅水吊精神了,

没饿死就算不错了,还往咖啡里加料

那是20世纪农业工业化以后才有的事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07

二丕二谋二葡二橘:


就是因为嗜甜如命吃不了苦才喝美式的,人家正经老欧洲想体味醇正的苦咖啡都喝的浓缩,要不然为啥人家会管兑了水的异端叫“美式”呢。。。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08

kkkkkeisiiiha:


美式是早上起来醒神和通便的。

是一种保健品。

严格来说就不能归到食物那栏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08

这是我自己:


1 芬兰:人均12 千克

芬兰人平均每年消耗掉12千克咖啡,可以说是全世界第一名。

挪威是第二名,挪威人均 9 千克,冰岛丹麦和荷兰分别是第三第四第五。

全世界全世界第10名是加拿大,人均6千克。


美国人为什么会喜欢喝咖啡的结果就是他连全世界前10名都无法进入。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08

星客X:


在美国买咖啡一般都会问你:sugar or milk?(加白糖还是奶精?)

我喝惯了黑咖啡的,一般回答:Neither,just black, please.

同行的美国客户都很诧异,这味道也太strong了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09

Terminus:


美式咖啡属于咖啡中的豆汁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09

其实美国远远算不上喝咖啡频率高的,最多算是咖啡人口大国

不过说到被稀释了的咖啡——美式咖啡的话

西方一般有这种传统,吃甜食,古代是糖制品,然后喝咖啡中和一下甜度

或者说咖啡是必须喝的,因为要提神,然后靠糖中和咖啡

其实有点像我们古代的有钱人吃肉喝茶一样,穷苦底层人吃不到什么肉,自然就没必要喝茶中和

而他们吃肉的人不喝茶,就会缺少维生素,他们不懂这些,但是知道吃肉多了嘴里腻



作者:队友被抓边笑边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94696677/answer/396010783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6 19:09

作者:Bing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94696677/answer/39793991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问题:为什么美国人嗜甜如命却发明了美式?按理说,他们不是会更喜欢往咖啡里疯狂加料吗?

意式浓缩咖啡(Espresso)是意大利人发明,但美式咖啡(americano)恐怕就不是美国人发明的了。其实看单词就可以猜出,如果美式咖啡是美国土生土长的,应该不会叫americano,就像咱们不会叫豆腐做中式豆腐。

美式咖啡(americano)其实算是用意式咖啡机出品的意式浓缩咖啡液(Espresso)加大量水快速模拟出美国人喜欢的滴滤咖啡(drip coffee)。现在去美国住酒店,还很容易在房间找到一台机器,旁边放着像加加大的挂耳咖啡粉袋,那其实就是滴滤咖啡机,美国人最喜欢的咖啡冲煮工具。我小时候,这玩意也传入中国,当时是很时髦的礼物,只不过那时候的中国人非常不喜欢咖啡,这些滴滤机全部都用来煮茶了。最终,大家发现这玩意煮茶也没什么优点,现在在中国,已经不多见喽。

滴滤机把水盒的水加热吸到粉仓中,萃取并滴到下面的大壶里。因为水粉比很高,所以咖啡味淡。美国人像喝水一样喝这玩意。我觉得他们不往里面疯狂加料,是因为他们把这当水喝了。

但也不是没有人往美式咖啡(americano)或滴滤咖啡(drip coffee)里加料,在美国的咖啡厅,会提供各种各样的料,给客人自行添加。我个人觉得嘛,喝这么淡的咖啡,就是想把它当水喝,实在没必要加太多玩意进去。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一个类似的事。很久以前,和同事一起吃饭,对方爱喝酒,爱吃辣,重口味。我点菜时,蔬菜部分就点了干煸四季豆,想着重口味,又是辣的,肯定合他胃口。结果对方吐糟了这道菜,并非这道菜做难吃。他的观点是:吃肉要辣,要重口味,但蔬菜,就该是清清爽爽的。

所以,也许,美国人嗜甜,但当他们把咖啡当清水喝时,也希望这水清爽解渴。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