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14篇帖子。
(轉載BBC中文網)深圳日本人學校學生遇刺事件背後的網絡民族主義風險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5 18:22

就連官方媒體也指責網絡民族主義者「把愛國主義當成一門生意」。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的一篇評論稱,那些「為了……博取流量、謀取私利而煽動輿論、火上澆油的人,應該受到嚴懲」。

但有人說,是執政黨在火上澆油。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5 18:22

火上澆油?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副教授閭丘露薇表示,「國家背書的愛國主義」和北京對外國影響的不斷警告,導致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強烈的民族主義」。她說,加劇這種情況的是被視為不愛國的法律風險。

中國政府現已將「歪曲和誹謗英烈」定為刑事犯罪——這被用在針對作家莫言的訴訟中。它還通過了一項全面的反間諜法,併發起了一項鼓勵公眾舉報外國人可疑活動的運動。

為了使其統治合法化,它加大力度在學校強化愛國主義教育,中國孩子從小就被教育不僅要愛自己的國家,還要愛中國共產黨。

與此同時,新冠疫情期間全球仇華情緒高漲,加上西方因貿易緊張局勢而對中國的懷疑日益增加,這讓一些中國人感到自己的國家受到了外國人的不公平歧視。

中國經濟放緩和社會問題蔓延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許多中國人面臨著嚴重的社會和經濟擔憂。通脹、住房危機、青年失業和養老金蒸發都引發了焦慮。民族主義是發洩這些不滿情緒的一個現成且非常有效的渠道,」萊頓大學研究中國網絡民族主義的專家弗洛裏安·施奈德(Florian Schneider)表示。

所有這些因素導致民族主義博主在過去幾年中成為中國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知名網紅可以通過發佈愛國內容,頌揚中國和中共的美德並譴責敵人而聚集數百萬粉絲,並有可能從流量中賺取收入。

施奈德教授告訴BBC,雖然他們經常以熱血革命左翼的名義行事,但他們的行為實際上更類似於其它國家領導仇外和反動運動的極右翼分子。

作為「試圖讓中國再次偉大的民粹主義者」,他們「懷揣著讓社會恢復某種想象中的昔日輝煌的希望,並將各種精英和外國勢力視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障礙」。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5 18:23

危險的平衡

有時,當局似乎會傾聽人們的擔憂。

7月,在公眾強烈抗議後,他們悄悄放棄了一項有爭議的國家安全法修正案。他們承認,擬議的「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禁令可能「侵犯公眾的合法權利和正常生活」。

中國社交媒體平台試圖通過定期暫停其賬戶來遏制網絡民族主義者。

著名的民族主義網紅「司馬南」和「孤煙暮蟬」在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遭到了審查。試圖起訴莫言的博主也是如此,他的訴訟也被法院駁回。

一名視頻博主今年因發佈一段視頻指責一家購物中心張貼類似日本國旗的裝飾而聲名狼藉,他也同樣被噤聲。一篇嚴厲的官方媒體評論譴責他的視頻是「利用愛國主義網絡流量的惡意報道」。

儘管如此,當局似乎對網絡民族主義者的控制仍然鬆散。

雖然持不同政見者會以社會穩定的名義迅速被噤聲,或者在某些情況下被捕,但民族主義博客卻被允許更自由地發揮作用,儘管他們有時會發表煽動性言論。官方媒體甚至通過重新發佈其內容來增強這些聲音。

BBC已請中國政府做出回應,解釋為什麼社交媒體上的民族主義內容似乎沒有像其它被視為敏感的內容那樣受到審查。

這可能是因為國家將網絡民族主義視為一個有用的安全閥,可以「以不損害其權威的方式消除異議」,特別是在當前的經濟困難狀態下,「社會確實需要一個表達沮喪的出口」 ,閭丘露薇博士說。

通過鼓勵民族主義者,然後偶爾約束他們,政府「利用民族主義來發揮其優勢,只有在民族主義有可能蔓延到無法控制的局勢時才進行干預」。

這似乎有風險,但北京近年來成功地鎮壓了對其權威的嚴重挑戰,例如2019年香港的民主運動和2022年反對嚴厲「清零」新冠政策的「白紙運動」。

分析人士表示,政府因此有信心能夠應對這些危險,這意味著儘管遭到強烈反對,民族主義可能會繼續存在。

施耐德教授表示:「民族主義對中國領導人來說是喜憂參半,目前我們正在目睹這樣做的代價。」

「但是領導層會重新考慮甚至放棄民族主義,而轉向毒性較小的東西嗎?我不認為這會很快發生。」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4-10-15 18:23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