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像來源,EPA 6月24日火災當天的現場慘狀
|
|
具女士告訴記者,女兒麗梅剛到這工廠工作一個月,當初選擇去這個工廠打工原因是:「她說這個工廠待遇還好,她說比較不那麼累」。開工不久發生過一次小火警,她就問過女兒還安全嗎,女兒還跟她保證沒事,「但後來另外一個老鄉同事才說,其實後來又發生過一次火警,女兒卻沒告訴她。 「如果我知道,我肯定不會再讓她過去。」 具女士質疑工廠的安全培訓存在嚴重紕漏。 她把網絡上廣傳的當天爆炸現場的工廠內部監控視頻從手機上播放,指著視頻掉著眼淚說,爆炸剛發生時,現場有煙冒出,視頻中的人忙著滅火,女兒坐在不遠處,當時還不知道要趕緊逃生。不一會兒,等到火勢一發不可收拾,視頻中女兒及其他同事似乎慌亂地跑向沒有安全門的死路,最終都被大火吞噬。
|
|
 火災發生時工廠內部的監控視頻畫面。這是具海玉的女兒別麗梅生前的最後影像。
|
|
具海玉告訴BBC中文記者,廠方還有人私下說他們曾經組織過安全培訓,「但可能(中國來的)朝鮮族聽不懂韓語」。她對這種說法感到憤怒:「朝鮮族怎麼可能聽不懂韓語?如果有好的訓練,我們這些年輕的小孩,都很強壯,怎麼可能會跑向死路?怎麼會不知道往外跑,甚至往下跳?對吧?」 根據《韓國時報》(Korean Times)報導,發生意外的Aricell工廠負責人樸淳寬在上周已經為這起致命意外道歉,但他強調工廠有培訓過緊急事故應變。《紐約時報》則稱,韓國警方計劃就可能違反工業安全法的刑事指控詢問樸淳寬和公司高管。 韓國近年來外籍勞工數量暴增,填補了該國勞動力市場的短缺。公開報導稱,外籍勞工在該國死於工作事故的可能性幾乎是韓國工人的三倍。 這幾天具女士回到女兒住處整理遺物,待了兩個晚上,她說,終究是太難受無法久住。失去女兒,她說沒有一天能好好睡覺,一切又像是醒不來的惡夢。這位媽媽表示,去女兒家整理,懷念女兒的晚上「我還在想她會在門口等我,開門說媽媽妳來了嗎?」她留著眼淚說。 「我現在不管(賠償)數字多少,我只要他們要給我女兒一個公道,一個說法,只想要好好的下葬我的女兒。 要讓他們知道這種事不要再發生了……不管在中國,在韓國,在世界各地都不可以的,人命關天啊。」
|
|
中國朝鮮族在韓國  具海玉和女兒別麗梅都在韓國生活。韓國從2004年開始給予中國的朝鮮族人「在外同胞簽證」。
|
|
根據韓國媒體報導,目前在韓國的的中國朝鮮族約有80萬人,他們多數來自中國與朝鮮(北韓)交界的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在日本殖民朝鮮半島及發動太平洋戰爭的過程中,一些朝鮮族人輾轉遷移到中國東北。二戰結束日本投降後,有半數人口回到韓國定居。1992年首爾與台灣斷交,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後,開啟了朝鮮族移居韓國的浪潮。政治因素之外,經濟也是主因。主要是東北地區國有工廠關閉,下崗的朝鮮族工人出於生計大量移居到韓國打工,導致中國籍朝鮮族在韓國的人數劇增。 2004年,韓國正式將中國朝鮮族歸入「在外同胞」,給予中國朝鮮族入境者2至4年的「在外同胞簽證」,吸引了更多人來韓國打工,賺取比家鄉高出數倍的薪水。2024年,韓國的月最低工資達到約10500人民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