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5篇帖子。
英國國會解散準備大選:英人不歡迎辛偉誠,對工黨黨魁評價也不高 | 香港01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4-5-31 19:41
YouGov在報告中表示,辛偉誠的受歡迎程度很低,-51%的淨支持率達到迄今為止的最低水平。施紀賢比這位競爭對手更受歡迎,總體上卻依然風評不佳。不過,這沒有削弱英國民眾對於工黨獲勝的預期,多數英國人相信,施紀賢將在這次大選中入主唐寧街10號。
「施紀賢會贏嗎?」《衛報》認為,從邏輯上看,施紀賢的勝算非常大,但英國政局在過去幾年裏一直處於混亂和動盪之中,因此發生任何事情都不足為奇。「當約翰遜在上次大選中獲勝的時候,評論家說保守黨將執政十年,工黨沒有機會。可不到五年,我們就走到了這個地步。」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4-5-31 19:41
分析人士:即使工黨上台,英國外交政策也將保持連續

隨着大選臨近,英國保守黨和工黨都將焦點集中在經濟政策等問題上,作出一系列競選承諾。儘管工黨打出了「變革」的旗號,但路透社指出,在施紀賢率領的工黨轉向「中間派」之後,兩黨的經濟政策已經有了許多相似之處。
在稅收方面,由於新冠疫情期間公共支出急劇增加以及2022年以來能源價格飆升,英國的稅收負擔已經達到二戰以來的最高水平,兩黨均排除了增加所得稅的可能性。保守黨計劃進一步削減英國國民保險金,工黨則計劃對私立學校學費徵收增值稅,並對非定居者身份居民的海外收入徵稅。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4-5-31 19:42
在經濟政策方面,保守黨的目標是降低通脹、發展經濟和減少國家債務。《獨立報》稱,預計英國2023年經濟增長率約為0.5%,但債務佔GDP的比重已從2023年底的85.1%上升到89.9%。工黨一直對保守黨的經濟政策持批評態度,承諾採取「安全經濟學」來緩解前首相卓慧思造成的經濟動盪。
施紀賢在本月早些時候表示,工黨將對自身實施「嚴格的規定」,設立一個專門的辦公室來確保納稅人的錢得到合理使用,並將政府諮詢支出減半。工黨還承諾任命「新冠疫情腐敗專員」,收回與疫情相關的「欺詐性合同」浪費的資金。
在移民政策上,保守黨採取強硬立場,試圖阻止非法移民船隻靠岸、阻止更多非法移民和尋求庇護者前往英國。工黨承諾設立應對移民問題的邊境安全司令部和遣返部門,並實施解決「本土技能人才短缺」的政策,以填補英國面臨就業缺口的關鍵行業。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4-5-31 19:42
英國NHS醫療服務積壓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這也是兩黨政策的焦點。《獨立報》稱,2023年底英國等待治療的病患人數達到創紀錄的780萬人,其中約三分之一的等待時間超過6個月。現在,保守黨和工黨都承諾將減少病患的等待時間。
在外交政策方面,英國保守黨與工黨似乎採取了相似的立場,均對中國作出「強硬表態」,但也承認英國需要與中國繼續發展關係。英國外交大臣卡梅倫去年12月曾表示,英國有必要與中國接觸,特別是在氣候變化等問題上。
但他同時聲稱,現在中國「更加咄咄逼人,更加自信」,「所以其他因素是政策方面的——我們如何用更堅固的安全措施保護自己免受『網絡攻擊』等,以及我們如何與盟友結盟,共同強大。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4-5-31 19:42
工黨影子外交大臣戴維·拉米(David Lammy)今年4月曾在美國《外交事務》雜誌發文,聲稱中國對英國利益構成「系統性挑戰」,工黨將採取「同時向中國發起挑戰、與中國競爭和適當合作」的政策。他還指責保守黨的對華政策「混亂且模稜兩可」。
美國彭博社評論稱,這是施紀賢領導的工黨在對華問題上發表的「最為強硬的言論」。但拉米也承認,中國對英國經濟至關重要,「中國與西方的關係持久且不斷髮展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此外,拉米和工黨影子國防大臣約翰·希利(John Healey)已在本月早些時候訪問烏克蘭。《衛報》稱,兩人向烏克蘭官員承諾,如果工黨贏得英國大選,英國對烏克蘭的支持不會改變。希利說:「議會內外,工黨全體成員都全力支持烏克蘭。」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名譽教授勞倫斯·弗里德曼(Lawrence Freedman)28日在英國《新政治家》周刊上發表文章稱,施紀賢在競選期間很少談論外交和國防問題,其主要競選承諾全都關乎英國國內問題。但工黨外交和國防負責人近期的言論表明,即使工黨贏得大選,英國的外交和國防政策將依然具有「連續性」。
原文網址: 英國國會解散準備大選:英人不歡迎辛偉誠,對工黨黨魁評價也不高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24404?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