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182篇帖子。
(轉載知乎)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以为不生孩子就可以过得好?
161樓 JosephHeinrich 2024-3-30 00:28
赞美愚者先生​:


行啊行啊,大家都别生吧,挺好。
2023出生下降到一年不到800万人了,我觉得挺好的,还能再少点。
很奇怪为啥大家不生孩子,感觉好像报复了国家似的?
生育率降低,这是一个国家走向发达必经之路,我觉得挺正常的。

162樓 JosephHeinrich 2024-3-30 00:29
十一郎:


题主是不是“专家”啊,这问题隐隐透着“为什么不把房子租出去”那种无知和讨人嫌!
不结婚不生孩子的人群里,大多数是目前自己过得不好。不生孩子,并不是想让自己过得好,而是让自己相对健康一点儿地“活下去”而已。

163樓 JosephHeinrich 2024-3-30 00:29
某知乎用戶:


因为很多人不生孩子就是可以过得好(相比生)。
以及很多人过不好就是因为生了孩子。

164樓 JosephHeinrich 2024-3-30 00:30
靈芝事頭婆:


因为年轻吧。
等到四十几岁时,估计就开始后悔了。
当然,四十几岁已婚已育的,可能更后悔。

165樓 JosephHeinrich 2024-3-30 00:30
一样的,我没有生孩子以前,也以为生了孩子不过就是多花钱的事。
真相是,生了孩子,我的生命原本属于我的部分就几乎不存在了,那部分基本上都给了孩子。
自愿的。你信么,我信,因为我真是自愿的。
自然而然,顺其自然,仿佛就是注定会发生的事情。
现在我甚至可以轻松说出“为孩子而死”这样的话。
如果你害怕有一天自己仿佛被下了蛊一样变得全心全意为另一个生命而活,那么你最好不要生孩子。
现在有些年轻人很憧憬建国初期那种精神生活充满活力的感觉,其实只要你生了孩子,就能体会到差不多的感觉。


作者:diskonline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9575575/answer/332431219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66樓 JosephHeinrich 2024-3-30 00:31
是什么限制了你对“过得好”的想象?你问那些不结婚不生孩子的人是为了什么,大部分人都会回答你,就只是为了能“不那么”辛苦、“不那么”劳累,有一份工作能养得活自己照顾得了父母即可,最好还能富余一点培养一下个人爱好。我觉得这样的要求已经是退无可退了,就这样还要被人批判成“想过好日子”,仿佛是多么地不思进取、多么地贪图享受,唉。


作者:布莱克哈特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9575575/answer/32086777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67樓 JosephHeinrich 2024-3-30 00:32
闲闲:

大连的一个区,今年区状元考了清华。出生于贫困家庭。从来没有补过课。

168樓 JosephHeinrich 2024-3-30 00:32
不生孩子这个事情最大的风险在女的。
如果你是男的,等到你40岁的时候,你还可以找个小三儿再生个孩子。
如果是女的,本来你老公说我们丁克吧,但是到40岁的时候,他反悔了,跟你离婚了,他去和小三儿生孩子了,你呢?你都生不出来了。再婚都没人要,人老珠黄。
所以丁克这事情,女人一定要想清楚。如果真想丁克,那就需要下定决心,即使老公抛弃,一个人老去,也不后悔。
如果模棱两可,迷迷糊糊,那最好生一个,因为女人生孩子只有年轻时候可以,老了没有后悔药。


作者:李郸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9575575/answer/326959092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69樓 JosephHeinrich 2024-3-30 00:33
作者:蛋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9575575/answer/313733328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有很多问题都是客观事实,没什么可辩的:
1.生孩子一定会降低生活品质,降低程度视育儿观而定。
2.有孩子的人的晚年生活大概率要优于丁克,差距视培育能力而定。
反驳者的观点:
1.养个孩子不孝顺还不如不养,更惨。
这种情况当然会发生,而且虽然不至于是大概率事件,但发生频率也确实不低。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是为什么?
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为什么会不孝顺呢?
我认为要么是父母抚养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不对,要么父母自身的人品/性格/三观有问题。
我大姥虽然好几个儿女,现在就住在养老院。儿子和儿媳妇都不去看她,关系非常差。女儿也不咋管,偶尔去了一次,我大姥拉着女儿的手就哭,说不想在里面住,想回家……女儿不同意。是不是很可怜?但现实是她年轻时对自己婆婆非常不好,非打即骂,还赶出过家门。孩子就有样学样喽~
我这句话撂在这里:父母不孝顺的,孩子大概率不孝顺。反之亦然。
所以你真的是担心孩子不孝顺吗?你是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行有怀疑罢了。
说实话,我从未担心我女儿长大后会有什么三观问题。
2.自己老了可以去养老院,晚年一样可以过的很好。
其实你笨想也知道,亲生骨肉vs一个陌生的打工者,谁会对你更好?
但总有些人拎不清,还YY着自己揣着点小钱领着退休工资,住进一家不错的养老院,安享晚年~
你既不糊涂、腿脚也利索的时候,养老院的护工对你应该还不错,毕竟你是人家上帝。
但你总归是越来越老的,当你必须要别人照顾,甚至你需要卧床时,就是你求着护工了。
哪怕同样是住养老院,像我大姥这种有儿有女的也比没有孩子的更受照顾。
而且人并不是只有物质需求,人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样巨大。
老两口vs三代同堂,真的没法比。
3.现在孩子都啃老,老了谁照顾谁还不一定呢。
其实啃老是社会问题,而本质上是房价、消费主义和婚姻。
现在的房子太贵了,绝大多数人年轻时是无法靠自身买房的,甚至首付都付不起。
而虽然我们不应该被消费主义裹挟,但众人独醉我独醒的结果是你才是别人眼中那个醉了的人。
勤俭会使你失去社交,你将格格不入!
现如今社会,除非不社交、不谈恋爱,否则三十岁以前有个三五万存款的都很少。
啃老对绝大多数人的唯一选项,真的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哪怕步入婚姻,小两口也马上会面临生孩子的问题,经济条件会一直很紧张。
所以目前社会而言,确实在经济上,老了谁照顾谁是不一定的。
但我认为情感上的交流和慰藉,病了有人给忙前忙后,远比那两三千的退休工资来的重要。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以为我在劝生?还真不是。
我的观点是:如果你喜欢孩子,就生;不喜欢孩子,就别生。
因为虽然我认为生育利大于弊,但为了“利”而选择“生”是不对的。
我希望宝宝在降生前,父母心里有的是爱意而不是算计。不论是养老的算计,还是翻身的算计!
如果你的初衷是获利,那你大概率养不好孩子,最后的你肯定也无法获利。
170樓 JosephHeinrich 2024-3-30 00:34
作者:huporin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9575575/answer/318001073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面补几句:再次强调我非常同意生养小孩是麻烦的。我不同意的是“不生就没麻烦”,换句话说,生活中的麻烦来源很多啊,生是麻烦,不生是麻烦,生活的本身就是一堆麻烦组成的。不要把麻烦简单归结到孩子身上。因为这样的偏见,可能会让你做出错误的人生选择,而这个选择基本没有时间来弥补。
---------以下是原文
因为生孩子带来的麻烦一眼看到了。而不生孩子的麻烦要好几年后才知道,所以”你以为“可以过得好。
不信的话,如果你在一个大公司工作,看一下周围有没有未婚未育的女性,30,40,50,60的状态。
我个人的观察:
30未育很舒服,因为30+的妈妈都疯狂吐槽学校老师,而30+未育正在游山玩水,成群结伴享受人生。
40+未育开始有微妙变化,游山玩水那群年轻人,你渐渐加入不了,20+和30+的代沟出现了,人家也不带你玩儿。如果这时你们夫妻感情好,都是夫妻俩单独游,也不错吧。(未育的夫妻出问题的往往也在这个阶段。如果这个年龄段离婚对女人打击更大,就不提了。假设夫妻和睦吧)40+的妈妈们也开始游山玩水,娃大了,麻烦也少了。
50+工作渐渐进入夕阳期,没蓬勃的冲劲,也不知道夫妻是审美疲劳了还是我观察的特例,或者更年期等身体原因,比较沉默疏离孤独。其他50+妈妈凑一块叽叽喳喳的还是吐槽老公,婆婆,娃………(很多时候吐槽是一种很有效的发泄,吐槽完很开心的,哈哈哈)娃更大了,多半已经上岸,50+的妈妈是一个最舒服的阶段
临近60,我只认识很少几个这个年龄段的未育女性。如果工作普通的,都非常非常沉默,隐形。工作nb的,那状态时断崖型的下降,包括身体,精神等等,本来是一个极有存在感的老总,天天一早在楼梯上下跑,锻炼。临退休经常生病,精神状态也不好,眼神都变了。
孩子绝对会有很多麻烦,这点我很同意。但是不生孩子也会有很多问题,不要过多幻想丁克就如何潇洒。丁克是很小众的群体,很难找到伙伴,你不得不游离在家族,同事等等这些社会群体之外。你一定要有很坚固的良好的夫妻关系,这是最后的战友了。
最后加一句,从完整的人生来看,都是苦难重重的,我见的每个人都是。只不过围城一样,里面的人想出来,觉得出来就好了。外面的人想进去,觉得进去就幸福了。现在生孩子的是主流,所以人人都能见到孩子带来的麻烦。等到人人都丁了,就清晰看见人生的另一种苦难了。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