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167篇帖子。
(轉載知乎)为什么美国人嗜甜如命却发明了美式咖啡?
151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2 16:45

公子青羽:


因为意式咖啡太苦了,美国人只能加水。

后来加水不也行,还得加奶和糖。

152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2 16:45

大菠菜:


估计就和咱们有人喝苦瓜汁,疯狂吃洋葱芹菜一个心里,养生,有某种神秘的好处。

153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2 16:45

老许:


西班牙流感也是老美发明的不赚钱专利给了西班牙了,只要赚钱,茉莉花茶老美也能放在星巴克改名叫美式咖啡,没错姓名全改

154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2 16:45


知乎用户GNF74s:


老美自己都管这玩意叫:mud 。

加了别的料的咖啡不就成了别的种类的咖啡了吗

155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2 16:45

nOrio26:


减肥期间只能灌美式,沾不得一点糖。

但美式苦也就算了,它特么是酸的,简直反人类。

其实美国人好多实在黑咖啡基础上加奶加糖的,并不是直接喝。

156樓 JosephHeinrich 2025-4-6 17:01

封印中的理猹:


正是因为吃不了苦,所以才咖啡里面兑水发明了美式……

欧洲一般直接Espresso……或者双倍Espresso……


157樓 JosephHeinrich 2025-4-6 17:02
作者:Erik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94696677/answer/188781886821233871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Americano是驻扎意大利的美军士兵喝不惯太苦的意式浓缩(espresso)而自己在里面加水冲淡而发明的,这样味道更接近于大兵在美国家里经常喝的现煮咖啡,不管怎么样,这肯定比军队提供的速溶咖啡要好很多了。或许美国兵会在咖啡里加糖,但是加奶的话就要看条件了:

糖分消耗:

历史趋势上来说,随着人类的生产力和物流的发展,糖类的供应是日趋旺盛。而英国和美国要么有庞大的海外帝国和航路、要么附近或自身有条件种植大量产糖的作物,近代以来、除了战争时期,是不缺糖的,大概也是这对“父子”吃的一个比一个甜的原因之一。

上图(来自于一个旧的博客文章,文章宣称数据来自于USDA)来看,从19世纪初开始糖类消耗基本是上升趋势,除了1860s时期南北战争,南方种植园被谢大帅烧个精光,就是1940年左右因为二战带来的物资管制有明显下降(rationing),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糖分消耗并不只是糖,也包括枫叶糖浆、玉米糖浆等其他的甜味剂,但不包括瓜果蔬菜中的糖分。

战时配给:

美国从42年5月正式开始对白糖进行物资配给管制。主要因为供给和需求端的两头挤压。需求端来看,白糖作为一种能量密度高、便携的食品,是给大量消耗体力的士兵补充能量以及提高士气的关键物资,所以优先供给军队(后面会讲到军队配给)。这些可能还是小头,更多的需求来自于供应给盟国的军民以及被占领地区的民众。

美国战时民间糖分配给的宣传画,提到每人每月2磅。也提到给其他盟国以及意大利供应糖的配给量。

从供给端看,美国有大量的白糖来自于西岸与夏威夷、菲律宾的种植园,而这些种植园本来很多都是日裔在打理,但这些日裔都被赶去集中营软禁了,再叠加丢了菲律宾,所以供给一下子受到影响。

双重影响下,导致42年初白糖价格猛涨,后来白糖销售在四月底直接叫停,到五月份发放ration book(供给票)后才限制供应。供应量为每人每月2磅,比战前平均消耗(一人一周1磅)直接减半。那简单乘一下一人一年可以配给48磅白糖,其实和上面的图表(60多磅一年)比还是少一些的,那说明普通家庭应该使用了一些其他的甜味剂。也有一些厂商做了一些教主妇们用天然的食物来做甜食的菜谱:

可以看到里面用了“corn syrup”玉米糖浆,以及葡萄干。从文字上也可以看出来糖供应是紧张的,不过葡萄干和麦片貌似没有影响。这个角度来看,即便是世界大战,美国民众当时比起其他国家的人来说真是天堂日子了…

民间的糖类管制要到1947年6月,而其他的物资基本在45年末就纷纷自由流动了,其实可见糖类的紧俏程度,原因不排除美国在二战刚结束、各国百废待兴、重组供应链的时候依然在供应糖类。

军队糖分供应:

具体的供应情况要看军队在哪、补给线的情况,篇幅问题,在没有前线厨房、吃盒装口粮的情况下,就只以K口粮为例,最初的k粮里面只有早午餐有糖(注意,这里英文原文是breakfast和dinner unit,dinner原意是一天中最正式的一餐,可以是午餐或晚餐,不像现代释义上特指晚餐,但在k口粮的语境下“dinner”指午餐),后来晚餐(supper unit)也加了糖块/散糖,于是一天有9块各0.2盎司(5.67克)的糖,不过当中也有变迁,比如43年因为加了厕纸所以又把午餐的糖给去了(大头兵:我拉屎擦干净屁股和自我安慰好中午就不用吃糖了嘛?!)但随后早晚两餐加了糖量,能保证1.6盎司(约45.4克)一天的量。不过随后45年的最终疯狂版本因为早餐里面的麦片饼缩小了,盒子里有了位置把厕纸挪到了早餐,中午加了疯狂的1.2盎司糖,于是单日的糖发放量达到了2.8盎司(79.4克),折合到年就是一年63.9磅,比一般家庭多了30%多。C口粮更好一些,种类也更多样,除了糖之外有些饮品中也有糖分,总体比K的糖量应该还要高一些。

终极版K粮里的糖量,放到现代也不算少了


美军现代MRE的标准,最多一餐能100多克糖…当然这里包括食物和饮料中包含的糖分。我曾经吃过一套,那些饮料真是齁甜

这些糖其实本来部分是希望大兵拿来给配给的咖啡、可可饮料、果味饮料调味的,但也没指望他们全一股脑用完。有多余的留一些紧急情况下和另一种D口粮

一起吃(D是一种应急口粮,就是一大块能量密度极高的巧克力,大兵们觉得很难吃,俗称D-Bar 帝吧:???)

至于乳制品,K粮是没有的,C的话有时候会有炼乳。大兵想要享用好一点的乳制品的话得靠近战地厨房,给战地厨房的配给要丰富地多,其中就包括奶粉。并且每个连都有一辆卡车可以拉着走的全套战地厨房,可以胜任当时家庭厨房可以烹饪的任何菜肴,不过在现实中全营的炊事班会聚在营部一起做饭,一来效率高二来相对离前线远一些,但又够近能及时送上去。

步兵连的编制,炊事班在连部

其实总结一下,美国家庭和美国兵的确是嗜糖如命。在民间有配给的情况下依然不减对甜食的热情。而大兵因为优先供应,糖没少吃,而为那些糖本身就有让他们加到咖啡里的作用。所以不排除大兵们给自己发明的美式里加糖的,至于加奶的话要么看是不是离营部够近且战斗不激烈可以有机会有奶粉,要么就是运气好即不用打仗还有欧洲老农们的奶牛没死没跑,属于极度奢侈了。

资料来源与拓展阅读:

糖类消耗历史:https://www.linkedin.com/pulse/100-years-sugar-consumption-when-did-become-too-much-sitwell

1822-2005美国人均糖消耗:https://wholehealthsource.blogspot.com/2012/02/by-2606-us-diet-will-be-100-percent.html?m=1

二战民间糖类配给:https://www.saturdayeveningpost.com/2017/05/stomach-americas-wartime-sugar-ration-75-years-ago/

K口粮的糖含量(该网站也谈各种二战美军口粮)

SUGAR | K RATION | K-RATION​

www.kration.info/sugar.html

各种口粮简介(没上面那个详细,但简洁):

Food on the Frontlines​

www.pacificwarmuseum.org/about/news/food-on-the-frontlines

美军二战厨房的介绍现代重演:

https://youtu.be/IEt4rrtEN_k?si=XBIL3RHBtbDLHBfM​

youtu.be/IEt4rrtEN_k?si=XBIL3RHBtbDLHBfM

现代MRE口粮

信息:

https://www.mreinfo.com/wp-content/

158樓 JosephHeinrich 2025-4-6 17:03
作者:cyy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94696677/answer/188669579954457862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美式咖啡(Americano)的由来

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大兵在意大利驻扎,他们不习惯当地浓度过高的意式浓缩咖啡,于是往意式浓缩中加入热水,以得到味道较淡的咖啡。这种咖啡被意大利人称为Americano,意思是“给美国人喝的咖啡”。 

美式咖啡的制作方法很简单,主要是通过在浓缩咖啡中加入热水来稀释。这种咖啡在欧洲(尤其是法国和意大利)被视为非常淡的咖啡,甚至被法国人戏称为“洗袜子的水”。然而,在北美,美式咖啡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在早餐和上班期间,随处可见手捧美式咖啡的上班族。

美式咖啡的流行也与其制作方法的简单性有关。美国人通常对咖啡的制备比较随意,这种方法很快随着美国连锁店的普及而流行开来,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咖啡之一。

二、美式咖啡的特点



口感浓郁:美式咖啡虽然没有意式浓缩咖啡那么强烈的口感,但其独特的浓郁风味却让人难以忘怀。这种浓郁感来自于咖啡粉的充分浸泡和过滤,使得咖啡中的油脂和香气得以充分释放。
味道纯净:美式咖啡在冲泡过程中不会添加任何奶油、糖浆等调味品,因此味道相对纯净。这种纯净感让人能够更好地品味咖啡本身的香气和口感。
咖啡因含量较高:由于美式咖啡的冲泡方式,使得咖啡中的咖啡因得以充分溶解。因此,相比其他咖啡,美式咖啡的咖啡因含量较高,提神醒脑的效果也更为明显。


三、美式咖啡的喝法

美式咖啡可以说是最自由的咖啡了,可以加糖喝,加奶喝,加糖和奶一起喝。一杯好喝的美式,温度刚刚好入口,不光只有咖啡的苦味,应该还有一点点的酸,附带一点点的甜,以及咖啡的芳香和持久的回味。简单空间推荐朋友喝美式,先喝前三口,三口以后能接受就不需加糖加奶了。

作为嗜甜如命的美国人,喝美式可以搭配各种甜食:曲奇饼干、慕斯蛋糕、巧克力麦芬…一口苦配一口甜,有滋有味。

159樓 JosephHeinrich 2025-4-6 17:03

Sobo Coffee:


Americano是意大利人对美国人喝咖啡的嘲讽叫法,因为意大利人认为咖啡就是espresso, 而美国大兵嫌太苦往里面兑水, 那时候打仗没有那么容易搞到糖啊,奶啊这些。

在欧洲人眼里美国人一直就像暴发户,虽然有钱但是不精致,吃的喝的东西都是大份。而且很多欧洲的西餐精华被他们拿过去变成标准化的连锁垃圾食品店/饮品店品牌。比如国人过去二三十年追捧的星某克(被欧洲人嗤之以鼻,我的法国朋友说在法国星巴克咖啡叫 臭袜子水 l'eau de la chaussettes)


160樓 JosephHeinrich 2025-4-6 17:03

大头Panda:


他们美式咖啡也会放糖。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