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152篇帖子。
(轉載知乎)国外生活那么无聊,为什么还要出国?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8:18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8:19

恩恩恩:


因为有趣的事情有且只有以下:

撸串,吃火锅,KTV,景区木栈道,拍照专用刻字大石,广场舞,誓师大会,各种感恩团圆正能量的节日。

至于什么酒吧烤肉,冲浪滑雪,公共辩论,原生态小镇村落,家庭派对,毕业舞会,各种奇葩搞怪全民参与的游行庆典,真是无聊透顶。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8:19

xyd.zh:


你以为的国内有趣生活:生活各种方便,手机购物支付,和朋友去唱歌KTV,玩个密室逃脱,看几场脱口秀和话剧,每天健身房撸撸铁,和朋友打打球,骑骑车,各种夜店,各种小哥哥小姐姐一起日夜笙歌,加上无敌的祖国大好河山一辈子游历不尽。

实际上(大部分人)的国内生活:起床,上班,加班,回家,刷手机,洗洗(床上刷手机)睡,6天日复一日。周日好不容易休息太累在床上躺了半天,又到周一了。


你以为的国外无聊生活:没有手机支付,快递外卖等半天,晚上商店关门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周末只能朋友家做客窝在家里看电视?好山好水好无聊?

实际上的国外生活:苹果支付,安卓支付,信用卡,亚马逊,mediamarkt,bol,coolblue想买啥就买啥。平时5点下班到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健身,打球,看书打游戏如果玩的high了第二天起不来那就在家上班。如果这周都不想去办公室那就宅在家一周。周末去逛博物馆,爬山,运动,和朋友出去喝个咖啡逛个街还是看电影,晚上精力旺盛的可以去酒吧玩个通宵(也花不了几十欧)。每年20-30多天年假,全世界各地打卡。冬天去法国瑞士滑雪,夏天去东南亚南欧便宜国家地理套利。

最后:没有一个地方真的无聊,只有没有时间和没有钱的无聊。而大部分人基本上两者都占到了,因为钱不多,所以拼命工作加班(或者是被迫的),所以根本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这个无关国内还是国外。都一样。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8:19

并不无聊,拿欧洲举例

如果喜欢徒步露营,很多地方驱车半小时内就有国家森林公园,方圆百米看不到人那种

如果喜欢骑行,全球最大的自行车赛在法国举办,隔壁荷兰也有覆盖全国的世界一流自行车道

如果喜欢艺术,法国意大利街头随便逛逛就能发现油画级景色,更不用说那些坐拥顶级IP的艺术馆了

如果喜欢欧洲哲学和历史,德国海德堡,意大利罗马随便找个地方躺下拿本书看,沉浸感拉满

如果想体验宗教朝圣,西班牙圣地亚哥之路闻名世界,沿途配有完善的庇护所和路牌,你只需要带上朝圣者之证一路收集印章

如果喜欢玩桌游,这桌游普及率就和国内麻将一样,老少皆宜。全球最大的埃森桌游展就在德国

如果喜欢电子游戏,那三大游戏展之一科隆欢迎你

如果喜欢时尚奢侈品,巴黎米兰不用说了

如果喜欢二次元,德国杜塞多夫有全球除日本外规模最大的日本文化节

如果喜欢滑雪,瑞士不比东北香?

如果上班累了想读个大学玩,欧陆都是申请制,本地人免学费或者一两千欧,不用卷生卷死就能体验优质的学术资源

如果低级点喜欢黄赌毒,荷兰德国懂自懂

还有各种奇怪小众体验,足够让你领略物种多样性

以上体验没有任何一条在国内能找到对标的

但假如你的爱好是下班喝酒撸串,足浴ktv,麻将剧本杀,那确实国外比不了



作者:导弹狗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8023009/answer/4628471901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8:19

挽一壶梅子酒:


我和老板见面,他说的最多的两句话:

1)做实验别太急,你的funding够了,也别为我操心,我已经tenure 了,学校开不掉我。

2)别整天在实验室待着,浪费这么好的天气。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8:20

身经百战见得多:


大部分中国人所谓的生活,也就是996的第七天去全国都一模一样的商场、步行街逛逛,吃点全国同一口味的预制菜,周而复始的运转下去。

说真的还不如牛马,牛马还有几个月的农闲可以不用上班。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8:20

作者:弗雷尔卓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8023009/answer/5067551024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国内的生活有趣:

996,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晚上9点下班,10点到家,只想睡觉,周天放假跟没放一样的生活有趣

在国外的生活无聊:

每天10点上班,下午4点下班,晚上去歌剧院,看欧洲球赛,听coldplay 霉霉黄老板的演唱会,逛各种艺术展,植物展,玩游戏,看网飞

和英剧,做陶艺的生活无聊。

一周四天班,2天在家写代码,顺带看剧+写知乎,2天去公司上班,挺大佬们唠嗑

周五去跟朋友森林采蘑菇,周六去希腊小岛捡海胆,周天去瑞士滑雪滑翔伞。

谁的生活无聊呢?

你再看看美国高中生毕业典礼

你再看国内的

你管这玩意叫有趣?

为什么欧美人看亚洲人有性缩力,觉得无聊又呆板,两张图完美诠释。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8:20

我住的地方周围有五个大野生公园

半野外的那种

法国的公园很奇怪

他能让你感觉是在纯粹的野外,因为一头扎进林子里,人少,路绕。但是里面的基建设施,告示,又让你安心,潜意识里觉得是有良好管理的。

这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特别爽。

这是我的一些户外活动 

室内的,由于法国漫画,游戏行业都很成熟

所以根本不担心会无聊 

感谢小日子,动漫文化入侵法国这么地彻底,各个大综合体,甚至路边,都有各种各样的漫画,手办,主机游戏卖。宅男氛围很浓厚。



作者:Martigny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8023009/answer/505312898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8:20

总是有很多人那么主观的定义国外生活无聊寂寞 还有人说你得抑郁症呢

都不晓得这些人到底有没在国外生活过

以前在国内忙到晚上七八点才能吃到饭 回家累的只能躺下啥都不想干 运动最多周边走走 健身房一周能去二次算很好了

现在国外生活大把时间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 运动每天一小时 高尔夫 网球 场到处都是 都可以学起来 

还有家里有那么大的一个花园需要打理 无聊的时候有的是有事情做

还有可以静下心来读书 需要热闹的时候大可以邀请几个朋友过来打牌 烧烤 

无聊 完全不知道无聊是怎么感受

到了国外真正过上了我喜欢的宁静生活



作者:Illusio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8023009/answer/364721909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18:21

K-sir:


最近和一个国人学弟聊,其实他年纪比我还大。

之前他在清华读博,读到一半受不了退学了又重新申请的来美国读博。

他之前那个课题组是个水平很高的组,我经常跟美国人吹清华那个组nb,科研工作又快又好。

我问他为啥在这么好又难进的组了还不知足,居然退学来美国。

他说:

那个组每天上班下班都要打卡,即使在假期阶段老师想要让你开会也要线上会议参与。

实验室和办公室每个区域头上都装了摄像头,直接接到导师办公室,导师可以看到所有人。

晚上11点以后下班是常态,比996严重多了(美国下午5点下班,上午9点上班)。

尽管基本上是国内最好的课题组,组里成员对科研并不上心,有一种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提线木偶的感觉,对科研完全没热情。一到饭点就特别高兴赶紧去摸鱼吃饭。

延毕是常态,7年还没博士毕业的大有人在。

以上。

其实对比美国的高产课题组就感觉很奇怪,我所在的课题组导师就是纯导师,纯给建议。每两周例行谈话,每半年讲一次组会。除此之外爱来不来实验室都没人管,老师只是给建议,给了也可以不听。非常松弛,即使下午才来上班也没人管。

但是,这样一个管理松弛的组,每个人自发地努力工作。老师从来不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工作多久,老师只是以身作则自己早来晚走,看到学生也只是微笑着打个招呼,即使实验做失败了老师也会鼓励说“没事没事,别气馁多重复几次试试,失败在科研中很常见”。

我觉得只要没有信息壁垒的情况下,想要接受好的科研训练而不是想要变成科研搬砖流水线的工人的话,做出出国的选择是不难的。

而且你看清北复交和中科院里的科学家(PI),相当大一部分是海归,还有的研究所直接名牌,招科学家必须得有“三年以上海外科研经历”。

你看虽然好多底层人在网上赢个没完,但是真到研究所招聘的时候大家都清楚得很,没一个傻的。好多人赢的那些学校可根本不招这些赢的学生。

国内好的课题组,指环境氛围导师工资以及最重要的全面的科研训练,可以训练出独当一面的科学家的课题组,打着灯笼找或许能找到几个。

国内很多非常大的大牛科学家,他们有很多发过很多篇顶刊的学生也成为教授了,但是这些教授无一例外都还相当程度地依托在他导师的课题组,要么是两个组紧密合作,要么是实际上是小老板名义上是合作。这种现象已经可见一斑了。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