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5篇帖子。
(轉載知乎)在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1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5 23:59
2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5 23:59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20926/answer/415765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为我大德村不会有人关注呢~我来为学校加把劲~
1、RWTH是什么?
由于种种原因,德国高校在国内知名度不高,一般想来德国的人也不是很多,再加上有语言的要求,德国高校在国内想杀出一片天真是难上加难。不过,国人对于德国高校也不是一无所知,比如绝大多数人还是听说过 慕尼黑工大(TUM)的。在工科方面,RWTH与TUM是并称双雄的。但是就个人而言,TUM还是要更胜一筹,因为RWTH的突出优势还是在机械方面,还有建筑。而TUM更均衡一点。此外,RWTH是德国TU9联盟之一。如果是工科学生,RWTH还是不错的选择。
RWTH也是全德最受雇主青睐,和最易出“土豪”的学校之一,在它之上的就是以金融见长的曼海姆大学了。
RWTH的国际化也十分棒,全校12%的International student,学校的International Office 也十分友好。
2、亚琛是个怎样的城市?
亚琛是个德国西北角的边境小城,位于德国、荷兰、比利时三国交界处。整个城市十分迷你,以至于Google map上,AACHEN的默认比例尺是1:100m,地图上很长一段路,走路10分钟就到了ORZ……对于我大天朝学生来讲真是福利的不得了啊!
RWTH在亚琛就相当于吉大在长春的感觉(话说美丽的长春坐落在吉林大学里),RWTH也是如此。整个学校散布城市的角落,也可以说因为有了RWTH,才支撑起了AACHEN的今天。
AACHEN虽然是个小城,移民也是随处可见。尤其是城东,几乎就是土耳其了(这点全德都是如此吧,柏林的同学应该体会更深),穆斯林是城市里十分庞大的少数族裔,但是他们通常都非常友好,他们的食物也比德国的好吃许多。(我家门口的土耳其烤肉店2.6€一个卷饼支撑了我很久~)
在这里,德语仍然是第一语言,但是由于学生和移民的原因,大部分人都可以讲英语,普及程度到不会德语也可以生存的地步~
3、考试挂科什么的真的很恐怖吗?
RWTH的上课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上大课,就是人超级多挤在一个大教室里,教授基本看不清你的那种。这点和国内不同,你来不来,听不听都和教授没有关系,他也不会点名查考勤,只要你最后考试过了就行。还有一类是小课,教授卡的严一点,要求作业的,但是仍然以考试过为第一准则。基本上每堂课都会有两个不同的时段,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排课表。
当然,RWTH的挂科率是出了名的高。全德都奉行这种宽进严出的高等教育体制。据非官方统计(都是同学们私下传的),RWTH的本科毕业率大概稳定在40%左右。这和我看到学弟那一届的情况也基本吻合。
在ME这一块,本科的平均毕业时间在11.5个学期,MB则是9.5个学期,都远远高于正常的8学期。但是研究生要比本科情况好一点,如果你能挺过本科阶段,在这里读个研什么的还是挺轻松的。
考试如果不过,和国内一样有补考,三次机会。如果全部当掉,就只有转学这一条路走了。
4、生活方便吗?
因为AACHEN是个超迷你的城市,所以你可以说很方便,抬抬脚走遍整个城市,也可以说很不方便,想去个IKEA都要跑到别的城市去。但是作为学生还是有点优惠的:
交通
RWTH每学期注册后会有一张交通卡,里面是全北威州境内公交全免的巨大福利!只要不是跨州,想去哪就去哪。一卡在手,北威我有!这是北威州的规定,可以对比其他州的学校,就会发现这个规定良心的不得了啊!
公交买票全凭自觉,有月票和学生卡的随意乘,不用刷卡,到站就下。但是没有票的自己从前门上找司机买票,一般1.5€左右足以去你想去的地方,当然太远的不说了~车上会有便衣查票,如果逃票被抓到是很惨的,大家还是诚信为好~
当然,AACHEN公交的最大问题就是班次太少(尤其是周末),偶尔还会晚点,简直不符合德国人性格!但是车还是不错的,满大街的公共车辆基本都来自于梅赛德斯奔驰,包括垃圾车~推荐使用 DB Navigator 查询公交,虽然经常不准~
购物
超市还是很多的,最大的 Kaufland东西还是挺多的,但是比沃尔玛家乐福还是差很多,其他的REWE, Real, Netto, Kaise's,Aidl也遍布全城,著名折扣店Lidl 很平价。牛奶简直比水都便宜,我最常喝的一种0.55€一升,味道还好~与此同时蔬菜却贫乏的不得了,基本上就是土豆胡萝卜生菜包菜番茄茄子西兰花紫甘蓝,嗯,对了还有各种颜色的柿子椒,每个颜色算一种,不同价的哦~肉类倒是很多,德国人也不忌口,啥都吃,尤其喜欢吃香肠!Kaufland里各种肉类只有一个冰柜,而香肠有俩!还有一个货架!买鱼虾等河海鲜可以去荷兰鱼市,每周二早上有,坐车20分钟即可。但是荷兰鱼市上会英语的人不多,基本通用德语。
寝室文化
如果你申请到了寝室就看一下,没有的话请跳过。毕竟这个几率小于十分之一。
全城散布者10几个宿舍区,每个宿舍区都是自管的。有自己的intranet,有自己的team,board,分管net,print,sports,occupation,wash,scan……都有选举chairman和spokesman的过程,也会组织些集体活动。
5、最大的感受是?
寂!寞!寂寞!!
耐得住寂寞才能在这个城市活下去。
虽然德国人都很友好,但他们也都有自己的文化圈,中国学生还很难融进去,所以多数时间你要学会过形单影只的生活,独来独往行走在异国他乡的生活。


毕竟我们都是有梦想的人,知道我们走出国门是为了什么。


祝题主在德村生活愉快~

3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6 00:00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20926/answer/7495326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0年9月2号更新
研究生最后一门课成绩出来啦
突然想起来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本科和研究生这个均分的分布图哈 这只是EE专业的 而且算的只是已经毕业的人哈 可以看出 在2014年10月1号 到2017 年9月30号 我们整个系 一共有642个人本科毕业 然后 然后绩点分布是这样的 第一列是绩点 第二列是毕业人数 第三列是有百分之几的人是这个分数毕业的 第四列是你的分数在学院毕业的人中属于前百分之几
让我们看一下我们电院一学期有多少人入学
以2019/2020 冬季学期 为例啊 本科有540个人入学 如果每年都有跟入学人数相同的人毕业 那么三年应该有1500人毕业(只算冬季学期入学的) 而现实情况是夏季学期也有很多同学入学 (不多 比冬季学期入学的少) 我就算500 
怎么说也得2000人毕业 但是实际情况你们也看到了

然后这张是研究生的
明显看出分数高了很多对不对
我归纳总结的原因是 本科没毕业的人就不会读研
都读到研究生了当然生源就会好一点 优胜劣汰嘛
答主没有绑定国内的手机号所以没法私信评论区的小伙伴 而且平时也不怎么上知乎 看到评论区从五年前开始就有好多小伙伴给我提了问题但是我都没答 感到很不好意思 我决定取匿啦 
有问题可以私信我哦 可能回的不及时 但是我会尽量帮助大家的
——————————————————-/
哈哈哈哈哈哈我明天就要考MMET(电气的数学方法论)了…… 
周末在家复习……自己做了Fommelsammlung 回顾了这一个学期学的这门课的所有东西
其实现在看看自己学到了很多 新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这门课讲的是什么
现在回头看一下 ……其实也就这些东西……我现在觉得也不难了……


人在过程中总是会抱怨……会觉得学业难……
其实……回头看一看……好像也就这样了……
RWTH 的电气在德国也算数一数二的 算是拿手专业吧 这么一想(就当他是中国的中科大
吧)
那其实一看也不算难……自己这个学期也没怎么特别用工


重点是:RWTH 其实还是很不错的!是个适合学习的好地方!也不是难到要死!像我这样智商中等的只要生活重心放在学习上其实应该也没什么问题……(不知道我等到考完会不会再这么说)


关于课业难度……关注的同学们可以拿我这门课来对比一下……(一共五门课)






我在这个电气本科第一学期的这一门专业:
一个星期有一节一个半小时的大课
有一节一个班小时的大练习课
有一节45分钟的小组练习课
一共上了12个星期的课 就是12次大课+12次大练习课+10次小组练习课
一共十章的内容 重点全部就在上面那两张图上了




如果你想在RWTH念书
重点!!!!!! 德语一定要行啊!!!!!
可以通过上面的那两张图来感受一下!!!!这是我整理的!!!(大概就是这么难 )……
这才本科第一学期啊……
好了!!!!!祝我明天考试顺利吧!!!!
-------------------------------------------------------------------------------------------------------
我要来答一下 目前电气本科第一学期上了快三个月了。。。 体验就是。。。 教授讲的飞快。。。你一天不去上课就会落下很多内容 学的东西太多了 而且毕竟语言是有问题的 课上听不懂课下再去搞懂就很难了 网上的相对应的中文资料也很少 反正真的挺苦的 



我再贴上我的课表。。。 并不是全部都去 大概去90%吧。。。 礼拜三礼拜四回家都要8点半了。。。 再烧个饭吃完都可以睡觉了 根本没时间自己看了。。。 然后我们每天早上都是6:30爬起来的。。。。
—————————————————————————————————————————
我来更新了!
我没有死在亚琛!
但是……
我还在亚琛



最近有一些新的感想想写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现在是电气研究生第二学期, 一共算上本科是在第九学期
其实在亚琛待了四年半我真心觉得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身边各种各样的同学都有,有的人一个学期可以考20门试 4年本科+研究生毕业
厉害的人可以去ETH、MIT读研
有的人来了亚琛就没有在读书,代购、打游戏、旅游
RWTH对一些人说很难,对另一些人来说很简单
德国这几年我成长了很多,其实我觉得每个人还是要focus在自己,不要和他人比较(我知道这很难,我们中国人从小竞争意识就很强烈)
我很反对中国人中的鄙视链,成绩好坏、毕业时间长短、家庭条件等等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人生选择,有人看重社交,有人看重成绩,个人追求不一样罢了,家庭环境不一样,起跑线当然也不一样。你身边那个门门5.0的同学很可能家里有矿(seriously)
不要judge
别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
在RWTH,你需要有一颗坚强的内心。
每当用德语跟导师沟通,德国导师很尴尬表示没有听懂我的时候。
每当德国导师跟你讲了一长串东西给你布置一长串指令而里面的专业术语可能都还没有中文翻译,自己听的一知半解在踌躇要不要再问一遍的时候。
每当德国人一眼就能在一堆文献里找出答案,而自己需要慢慢一个字一个字去理解意思的时候。
每当身边德国同学做演讲,回答问题,和德国导师毫无障碍轻松唠嗑的时候,而自己觉得自己就是所有人中最垃圾的时候。


很委屈的时候,太多了。
想哭的时候,太多了。
身边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抑郁的、辍学的、回国的、因为学分没有修到要求而得不到签证的,太多了。
朋友,看到这里,无论你是准备要来RWTH的,还是已经在煎熬着跟我有同样感触的人。
请记住,再委屈,再沮丧,再难过,也要再坚持一下。

4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6 00:00
某匿名用戶:


大家答的都很客观,很多人都抱怨亚琛难,个人觉得相对于其他学校确实是这样。我再说个最近的事:上周所里改卷子,全专业挂了90%多,最高分才2.7。。我们几个助教也纳闷是不是题太出难了,想着要统一给大家提下分。结果教授说,让他们明年接着考吧

5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6 00:02
作者:Water Pigeo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20926/answer/147122485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07.02.2021更新
距离上次更新一晃过了大半年了,我也到了第五学期了,想起来总是觉得自己浑浑噩噩莫名其妙地就过了快5学期,到了本科生涯的尾声...上次更新以后德国就进入了长时间的封锁期,加上又遇上了冬天,回想起来第四学期就像一场噩梦。
我报了大概40学分的课程,其中还有BuK和PSP这种大杀器,特别是PSP(Praktikum Systemprogrammierung) ,要在完全自学C语言的情况下(如果之前没有自学过,因为学校基础课不会讲C)和队友合作编出一个功能完整的ATmega单片机
,可能是我太菜了的原因,经常看个题目就会看一两个小时,然后再去现学相关编程知识,队友可能编完8个小问只要两天,我可能编一个小问就要一天还不能保证不报错,最开始的几次作业我还能够勉勉强强做下去,到了后面因为累积的问题太多,很多时候拿着题一整天对着电脑束手无策,朋友们说那段时间的我看起来特别忧郁,一看就知道PSP的ddl快到了哈哈哈。
试想一科一周就要花我几天时间还不一定做的出来,我还有5门其他课,每周都处于疯狂赶各种ddl
的重压之下,很多时候外面飘着雪,5点钟天就黑了,赶了一天作业感觉好累,却发现才不过只做完了一点点而已...这是唯一一个我经常怀疑我自己,想要ab掉很多课,甚至想休学的学期,所以如果有同学想要一学期拿很多学分一定要考虑清楚,像对我来说难度就真的很大。
当然上学期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因为疫情过于严重无法进行现场考试,很多学科直接采用了Bestanden Regelung,就是说只要你拿到了参加这科考试的Zulassung(靠平时的作业分),那你这科就直接算作Bestanden,直接拿到学分,但是不影响总平均分,我有3课都直接拿到了Bestanden,它们真的来得很及时,不然我是很难很难完整拿下这40个学分的(感谢各科教授!)
到了3月4月,冬天渐渐过去,感觉我的生活也重新有了点生机了,不再是每天待在家里为各种事情感到压抑,也不再是疲于奔命了。更多的是开始到处走走,时不时去科隆喝杯奶茶,莱茵河边
坐一坐,没事研究下穿搭买点新衣服,又或是开发点新菜谱邀请朋友来家里吃个饭喝点小酒,也时不时和朋友去徒步。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那种感觉就像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样,我也开始觉得原来生活也不是一无是处毫无期待:)。
初春的教堂旁

徒步路上

雪天

雪夜

科隆
寒冬已至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到了第五学期我开始面对毕业后的选择了,我是想要继续读研,但是具体读哪个方向?选哪些课程?未来做哪方面工作?在哪个国家工作?在那里工作有什么长处和短处?有什么要求?怎么才能提升我的竞争力?......
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自己第一年觉得岁月静好,完全没有想过这些问题,第二年又碰上了新冠疫情,每天疲于奔命和开导自己都来不及,更不想也没空去想这些,现在到了最后一年了,一看自己浑浑噩噩地就过了这么久了,未来有好多的未知数...于是我开始想方设法地获取各种相关信息,尝试着让自己更加了解这个专业和以后的可能的工作,希望以此来更好地规划我的研究生生涯。
如果说这疫情下接近一年的时间带给了我什么,我觉得独自在异国度过那么长时间的封锁,各种高压让我心态变了很多,我不再那么有点事情就喜欢抱怨了,现在更会去想实际解决方案,我也不会觉得学习上的高压多么让我难受,一个Projekt没做完我会连续熬夜甚至通宵去搞定它,即使我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学习能力没有别人强,但我可能更在意我是不是真的靠自己能做出来并学到了东西,然后也慢慢学会了怎么跟人相处吧,这中发生了太多事就不细说了,再有就是不再时时刻刻惦记国内各种美食,娱乐了xD,可能就是单纯地佛了吧哈哈哈。
最后再放几张最近的图,看着它们想起这一年心路历程,又是万分感慨呀...听说下学期大概率线下了,我可太高兴啦,还以为自己读了个Zoom大学,期待下学期遇见更多有趣的人和事~
土哥烤肉yyds
杜塞某烤鱼

体育场日落
偶尔k歌很能释放压力

自制干锅

室友的猫咪

info楼旁的花海

祝大家一切顺利,stay healthy!
—————010101010101010—————
10.10.2020更新
说好的下学期期末再更新,我还是忍不住来了xD 因为今天是亚琛工大
150周年校庆,并且!我收到了来自学校的礼物------------一包爆米花xD



没错我出名了哈哈哈晚上8:15,可以一边吃爆米花一边看学校直播的校庆节目了哈哈哈。
另外6号时我去了电气2的Einsicht(我电气2差一分过) ,在最后一大题最后一小问和Assistant交流了好久,拿回来了那宝贵的1分!于是我电气2
踩线通过了哈哈(追求太低了) ,这样一来我这学期所有科目全都通过了,总共拿了38个学分,虽然平均分不怎么样,但总体来说还是满意了哈哈。对了搞忘说Louis了,Louis通过了所有一考并拿了1.7的平均分,早就高高兴兴回丹麦玩耍了... 可以明显感受到我每学期和他的差距越拉越大了,下学期要好好研究下为什么他进步这么飞速... 
Schönen Abend euc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9.09.2020更新
我这学期的考试终于考完了,中午来更新一下。从8.1回德国开始复习,一直到现在,考了2个月的试,今天考完大家都好兴奋,我只感觉好累(peinlich) 。
我昨晚上仔细想了想,下学期我又有6门大课,其中3门还是杀手课,我就这学期5门课这样的学习节奏都感觉够呛,下学期如果以同样节奏来学习备考一定会是个Disaster。所以我决定好好利用这个不到一个月的暑假,当然现在需要几天来从高压的考试月状态缓过来(要去同学家撸 猫 啦!) ,然后好好计划一下剩下的20来天,怎么预习一下下学期三门杀手课
,或者预习下其中的重难点,我觉得很有必要。因为几乎每学期的开始我都会多多少少觉得很不适应,很难去einsteigen
,我觉得一是我假期玩的太嗨,状态没法和开学接轨,二是面对完全新的知识没有准备,如果这时不花时间去弄懂它们,那学期中自然更没有时间了,所以期末总是很忙很高压。
其实我还是有好多想在这个短暂假期里做的事,我想去徒步,想写点文章,想天天打球,想继续自学西班牙语。我也不知道我还有没有时间去做完这些事,我觉得下学期的预习工作还是放在第一位吧,为了在下学期6门课的魔鬼课程中能平稳活下来 xD
哦对了,中秋节快到了,提前祝大家中秋快乐啊!我要去杜塞吃好吃的,然后去同学家吸猫,不知道你们准备怎么度过这个在异乡的中秋节呢哈哈 ,好了,下学期期末再更新吧 :D


----------------以下为原回答-----------------
RWTH Informatik Bachelor在读,即将进入第四学期,写下这篇回答时我正被考试月压得透不过气,借着这个机会我就来回顾一下我在亚琛的这一年半吧。
我是夏季学期入学的,入学前有个Vorkurs,会教你一些Java编程和离散数学基础知识,让你能顺(bei)利(can) 进入你的第一学期。真正的第一学期应该是冬季学期,所以我们算是插班生
,要去跟着第二学期的同学们一起上课。在Vorkurs里我认识了4个同学,他们分别是Louis, Julijus, Manuel和Christ,因为在开学前大家就认识了,所以正式进入第一学期后大家也基本在一起学习和玩耍。
第一学期时的大家感觉都是那么的放松,虽然课程并不简单,但是一共也只有3门正课,所以每周有大把的自我安排的时间,Louis会看整个周末的YouTube和Netflix,Julijus会看一周的权力的游戏
,Manu会玩一周电脑游戏(他想以后从事Game Programming相关工作) ,Christ因为住在科隆,每天往返亚琛需要两个小时,所以他在课少的日子经常不会来学校(是的,翘课) ,而我,一个人初来亚琛,一切都很陌生,我想要延续自己良好的状态,所以自认为平时还是比较认真的,作业周中完成,周末复习总结,然后偶尔玩玩游戏,出去科隆杜塞
吃点东西,平时和女朋友聊聊天... 时间也就这么飞快地过去了。到了第一学期中后期,大家像约好了似的,越来越频繁地缺课,因为觉得反正Vorlesung都会录制视频上传,不如就在家里看。但我还是每周坚持去现场听课,哪怕每次能听懂的部分越来越少,最后下来还是得重新看一遍,因为在国内从来不敢想象逃课这种事。我记得最清晰的一节Lineare Algebra课,上课10分钟我就开始听不懂了,坐了一个小时多的飞机,当时下课走出教室时内心几乎崩溃,感觉自己虽然一直在坚持,听不懂的却越来越多,这种坚持似乎没有意义,于是期末时候几节课我也选择了不去面对残酷的现实,而是在家里等着看视频。
期末快到了,Manu告诉我们他绝对自己学不下去了,会转学到FH去,我现在都还记得那条消息最后他说的话:"Ich drücke euch die Daumen und wünsche euch alles gutes, vllt sieht man sich in der Zukunft noch.",发完这句话,群里久久没有人说话,最后他也沉默着退出了群聊,从此失去了联系。
Christ因为平时缺的课太多,加上我们上的是第二学期的内容,他觉得即使参加考试也不会有太好的结果,如果等一年,学过了下学期的内容再来考,一定会更好的,所以他选择了不参加所有考试,于是只剩下了我,Louis和Julijus参加了三门考试,最终我和Louis通过了所有考试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Julijus则有两门考试没有通过,还记得那天在Carl门口,三个人一身轻松地走出考场,挥手告别,然后向三个不同的方向走去... 
第二学期在我记忆中是昏暗的,不仅仅是因为当时在冬天,太阳下山的很早,更是因为我的状态起伏不定。回国休整了一个暑假,满心欢喜回到亚琛,现在我就要和这学期入学的同学们一起上他们第一学期,我第二学期的基础课了,我自认为应该很简单,不用太花精力在上面,哦对了,我还去报了Spanisch的Sprachkurs,所以这学期一共有5科。
冬天的亚琛太阳下山地很早,却起来地很晚,我有很多8. 30 am的早课和6. 30的晚课,我一开始还是保持了很高的出勤率,慢慢地我发现,为了上早课和晚课,我要在天没亮就得起床出门,再离开学校时天竟然已经黑了,冬天晚上8点过的亚琛街头几乎已经见不到几个人了(我回家路上),我是那么的不习惯,于是我劝自己,反正可以看视频,不用那么早起,那么晚回。恰巧那段时间女朋友给我推荐Mad Men(广告狂人) ,于是Louis每天坚持上早晚课的时候,我们其他几个都在家玩,我看完了7季广告狂人
,买了好多Steam游戏,每周好几天都在和国内同学开黑,经常要周日晚上疯狂补作业。唯一用点心的学科可能就是我的西班牙语了吧,到了十二月份,我意识到了自己已经很多作业不会做了,于是才想要去改变,但是想把状态变差很容易,再升上来就很难了,恰好19年12月31日我和女朋友分手了,心情就更加复杂了,每天都在消磨时间和怀疑自我中度过,这样的状态自然也是没有好结果的,于是第二学期的几门考试我都考的很差,甚至有一科没有过,得参加二考。而坚持百分百出勤的Louis拿到了均分1.3,Julijus只过了2科,Christ一科也没能过,最后选择了放弃在RWTH的学业,至今我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于是我开始反省自己,要洗心革面迎接二考和下学期,不能再水了,可这时corona来了。
我们一群人逃离了疫情爆发前的德国,在国内隔离14天后我迎来了我人生中第一个网课学期,一切课程都通过视频录制方式进行,我已经决定这学期必须每天的课程当天学完,周末回顾总结,于是我顶着6小时的时差,每天上课到凌晨,恰好这学期的几门课特别难,然后课程总数又多,不少时候只能一个人夜里看着满篇的问题叹息,为了提神,我每天都会喝一罐咖啡,然后学到凌晨2点左右,第二天早上9点再起床。
在国内学习的好处应该是不用花时间自己做饭和更加熟悉的环境,但坏处就是时差和网络让每天学习变得很困难,就这样我过完了我的Vorlesungszeit,8月初回到了亚琛。因为每天熬夜和喝咖啡,我的体重也暴涨20斤,回德国每个人都说我胖了好多... 于是现在每天在加大运动量尝试abnehmen

现在已经是9月13日晚上了,我还有4门考试,最后一门在29日,我已经在考试月中复习了一个半月了,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可以说是过了一个半月的Dauerstress,心情很不好,身体状态也一般,不过我也一直在努力调整自己,毕竟不论结果如何,29号以后这学期就结束了,也就只是2周多点的时间了。
今天偶然看到了RWTH 2019毕业典礼
,最后这位同学说的话让我很是感慨,我在RWTH的日子已经过了一半了,我不知道剩下的一年半我还会经历什么,但我相信,在那之后,在毕业典礼上,再想起这几句话,我一定会流下激动与感慨的泪水吧。
谨以此文与诸君共勉。






视频来源: https://youtu.be/qYB12S9-VOg
6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6 00:02
作者:Htedsv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20926/answer/2927448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录取
在我申请那年,亚琛的录取B格是最高的,APS联审是必须的,而且还要刷人,同届同专业的就听说有北大的同学被刷掉了,具体原因不详。另外对比了一下亚琛、慕尼黑工大、卡鲁的研究所人员背景,综合感觉亚琛应该是最好的选择(科研方面感觉Saarsland应该更不错,不过可惜只有英语授课),所以最后决定来了亚琛。不过来了之后听学姐说,前些年亚琛也是有不少二本学生走项目过来。不过本科学校不好也不能说在亚琛也学不好。比如这个学姐本科就是一本不太好的学校,但是在没有学长学姐帮助的环境下总成绩2.0毕业的。
地理环境
亚琛处在德国、荷兰、比利时交境的地方。距离三国交境纪念碑坐公交车也就10分钟,下车在爬山20分钟就能到。亚琛城市不大,走一条城市的直径也用不了1小时。所以一方面治安会比周围的大城市(比如科隆、杜塞)好得多,另一方面物美价廉的购物场所就比较少(比如宜家和Primark),同时根据德国法律规定周日大的购物场所是不营业的,而大城市会有个别例外,但是小亚琛就没有了,所以周日如果家中弹尽粮绝只能坐公交车去荷兰的超市去买。
亚琛经常被称作学生城,因为其学生比例要比正常城市高一些。同时,RWTH的各个校区也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学生福利
除了在博物馆等场所有优惠外,学生福利的主要内容应该就是免费公共交通了,一学期260+欧的学期票中,大概一般的钱是用来买交通票的。北威州是德国大城市最密集的州,凭着这个票,可以在北威州范围内乘坐除跨州列车(比如ICE)之外的所有公共交通。这项福利北威州的学生都会享受到,不过其他州的学生票活动范围可能还不到一个城市。
中国人
亚琛的中国人比例其实不算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博士,还有一部分是学热门专业的,比如机械、车辆。学电子、能源、自动化方向的其次。学计算机的中国人这一年入学的一共只有5个人,其中还有一个是转学过来的(应该是历史上比较多的了),平时能见面的更少。
课程设置
Informatik在德国是属于自然科学的(和化学、数学、物理在一个Fakultät下面),所以对应成“计算机科学”比较合理。不过从课程设置来说,应该算是理科和工科的综合,数学和理论方向的课程的共同特点是想得多、记得少,平时有必须的作业,考试题量小。工科类课程恰恰相反。
补课
很多学校在录取学生时都要求补基本本科课,虽然原则上是补重要、而且本科没学过的课程,但根据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经验,要求的补课都是难课,比如有些是通过率20%甚至更低的,当然,之后平时作业够50%的人才有资格参加考试的。有些学生也会因为录取时有补课要求而选择别的学校。不过根据个人经验来说,补课的内容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这学期补得一门“数理逻辑”基本让我重新认识计算机科学了。
作业
看过学院网站的一个报告,大概是说近几年RWTH Informatik专业的学生辍学率得到明显改善,我想主要原因应该在于作业制度吧:有些课程会限制,只有平时作业能拿到50%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考试。而三次考试不通过才会被劝退。另外有作业的课也都会要求小组作业,对于中国人不多的专业,这一政策还是增加了不少我和德国同学接触的机会。
上课与考试
RWTH上课难、考试难的说法由来已久,不过很少人会说为什么难。根据这学期的经验来说,上课难是因为课程量大,还拿“数理逻辑”来举例:我在本科其实学过一门“离散数学”,其实基本内容很类似,同样是学了一学期,“离散数学”学到的东西只是“数理逻辑”的第一章的子集(一共有4章)。考试与作业的难还是体现在题目的深度:就和ACM训练一样,不是把所有算法都记住了、理解了就一定能做题,有些解题的思路真的是看“造化”。而ACM只能考察到能编程实现的“看造化”思维方式,很多有意思的思维方式可能只有通过做题(或者科研)才能被考察。

7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6 00:03
作者:德国留学小姐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20926/answer/164155954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注:本篇内容出自“德国留学小姐姐”公众号特约编辑Winterw,再次感谢她的辛苦编写!
小可爱们,大噶好哇~一转眼我已经来亚琛一年多了~今年恰好是亚琛工大建校150周年,这所坐落在三国交界处的百年名校,以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严谨的学风,享誉全球,更是德国雇主满意率最高的院校。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一年在亚琛工大的学习生活和体验,给大家展示一下我眼里的亚琛工大~PS:我在亚琛工大
就读材料科学专业,所以以下内容都偏重“材料科学
”专业哦。亚琛的材料科学专业在德国的排名也是数一数二哒~
- 01 - 德国留学,亚琛工大的课程安排亚琛工大材料专业的硕士是以授课型为主,主要分了两门大必修课和四个小模块。
两门大必修课分别是材料加工
和两门实验,主要是介绍对材料的一些应用和检测手段。
四个小模块分别是电子、纳米、结构、建筑,但并不需要把这四个模块都修完,只需要选择两个模块修完相应的学分就可以了。我选择的是电子和纳米方向,主要内容覆盖了半导体相关的材料应用,材料在纳米尺度的一些性质,和一些表征检测手段。除了课程之外还要完成一个小课题和最后的毕业论文,时长要求分别是3个月和6个月,大家一般会选择找一个大项目连在一起做,也可以分别找。
对于这里的课程我个人感觉体系安排的很不错,各门课之间联系紧密一脉相承,由浅到深。
比如拿电子方向的课程来说,必修主要介绍了大部分半导体相关的原理,结构知识,以及应用的材料,选修的课程比如薄膜就是介绍半导体器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体技术
介绍了半导体器件的制备过程,这样学习下来感觉一整个体系十分完整,有条理。
从上面的课程安排也可以看出,亚琛工大的材料科学是比较偏向电子和物理方向的,对于本科学的是高分子或者其他方向的同学可能没有基础一开始学起来就会很吃力。
我本人也是这样的情况。亚琛工大在下录取的时候也给我要求了必须要补修的本科课程,跟电子方向
联系很大,学过这些基础课程之后硕士课程会容易理解的多。

- 02 -德国留学,在亚琛工大的上课体验那么在RWTH的这一年有怎样的体验,国内有哪些不同呢?
第一是语言: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虽然大部分课程是英语授课,但由于基础薄弱、教授口音,很多都很难理解,需要认真的看ppt复习和预习。
但所有的老师都非常nice,无论你在上课过程还是任何时候有任何问题,教授都会认真的帮你解答,直到你理解为止。
第二是课程形式:大部分课程都会配相应的练习课和讨论课,是由助教来讲解习题作业,习题课的内容跟考试关系很大。
有一些习题课是当场做,德语叫做Seminar,做的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问助教,或者和组员一起讨论,做完之后每个人还需要给所有同学讲解一道题,起到一个很好的融会贯通的作用。

第三是作业形式:工科相关的专业很多都是习题,在练习课和讨论课前完成,助教都会很认真的批改你的作业,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意见。也有一些课是写论文,比如实验,教授会非常详细的对你的论文的每一句话作出修改意见和反馈,给出详细的评分标注,任何对此你有问题都可以跟他讨论。
想起我第一次收到密密麻麻的pdf批注反馈的时候,真是十分惊叹德国人的严谨和认真!
第四是对实验课的重视:很多国内的实验都是参观体验,水水就过了,但这边的所有实验课都真正的能让你学到很多东西。实验前会分成几人小组,发给你几十页的实验介绍,包括原理、操作、数据处理
等,需要你充分理解并记住。
我们基本都要一起讨论很久,然后实验当天助教会每个人提问,只有当你清楚的回答出每一个有关实验的问题,助教才允许你开始做实验,否则会让你回去重新看。

实验操作时助教帮你演示讲解一遍,剩下的需要自己完成,助教在旁边看着,有问题会提醒你,并根据你们的操作水平打分。实验完成后有两到三周的时间完成实验报告,由组员共同完成。每一份实验报告都会很认真详细的批改,对你的数据,处理方式这些都会给出很具体的意见。每次做实验都得打起一百二十分精神去完成,但真的是很锻炼自己的一个过程。
总之,在这里学习如果肯花时间的确是可以收获很多东西,虽然经常写报告写作业到很晚但感觉很充实,每一份努力都会获得值得的回报,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大的成长和锻炼。

- 03 -德国留学,亚琛工大的考试难吗RWTH的考试是出了名的难,现在还清楚的记得第一门考试上来就是一本厚厚的习题册……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拿错了。考试以笔试为主,选修有一些是口试。看不懂、做不完、给分严,无疑是我对RWTH考试的三大印象!
慢慢经历了几次摸爬滚打,终于渐渐摸清了考试的一些窍门,想再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和体会~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这里
的考试绝对不要想和在国内一样考前三天突击!!!几乎每一门课程都要至少提前一个月开始复习,平常上课也要努力听,ppt讲义的内容每一个都要充分理解并记忆,几乎不会有几门课能给你划重点。
只有当你能完全把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考试的时候才能更好的理解题意并快速作答,拿到好的分数。
第二就是答题一定要非常规范。德国人的严谨和认真在批改卷子上真是淋漓尽致,对于模棱两可,不按照规定答题的答案绝不手软,所以一定要认真看清楚答题规范和题目要求作答。
第三就是要多和同学一起讨论。在复习的时候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启发,理清楚知识的脉络,不懂得地方一定要问,无论是问教授还是同学,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对于实在没听懂的地方,我们还会一起看国内的网课,找相关的资料论文来研究。
相信你如果能很好的做到以上几点,考试拿到优秀的分数是不成问题的。
虽然的确会有一些杀手课,挂科率高达70%这种,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
仍然记得期末总在圣诞节过后,长达两个月的考试月中,清晨天还没亮图书馆门口撑着伞的长队;讨论室里你来我往的激烈讨论;一起结伴去食堂吃饭的快乐;炎炎夏日一边喝着冰水一边在走廊里背书;在这些忙碌而黑暗的复习岁月里,支撑你一直努力到最后一刻的,就是考完之后欧洲随心游的假期旅行啊!

- 04 -德国留学,亚琛工大的毕设、实习亚琛工大附近有很多研究所,他们对于去做毕设或者小论文的RWTH的学生都十分欢迎,并给出相当丰厚的报酬和很好的实验设备,所以很多学生都会在第一年尽快上完课程,第二年能有时间去研究所实习,完成论文。
可以从相关网站上找到研究所的介绍,给你感兴趣并与你所学相关的课题负责人发邮件,附上你的简历和成绩单,如果他们需要并对你有兴趣会邀请你去参观面试。
研究所的氛围也非常好,每一个同事,博士生小老板都非常nice,会很认真的教你,会重视你的每一个意见,并且能学到很多东西。

一般项目时间是一年,完成一个小论文和大论文,两次答辩,只要是认真做的,都能顺利毕业并且拿到很不错的分数~
这一年半的学习经历,从手忙脚乱的新生,到能够顺利完成每一门考试,到疫情来临后适应线上课程,最后能开始在研究所顺利实习;经历了亚琛
的寒暑春秋,现在回想起来每一份经历都弥足珍贵和重要!前进过程中遇到的来自每一个同伴,前辈,老师的帮助和善意,都让我对亚琛工大产生了非常好的印象和深厚的感情,充实并快乐的在这里读书和生活。
欢迎更多朋友也来亚琛工大,开始你们的故事和冒险!
备注:内容原创于公众号“德国留学小姐姐”,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授权也非常欢迎小可爱们,来我们的专栏找我们玩呀~
https://www.zhihu.com/column/c_176625074​
www.zhihu.com/column/c_176625074
8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6 00:03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20926/answer/124751207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目前研究生某专业在读,本科亚琛工大同专业,基本上8学期完成本科学业。经济工程
机械方向和机械专业一样,标准都是7个学期,实习的一个学期可以算作Urlaubsemester,所以勉勉强强也算7个学期毕业(虽然其实还是用了8个学期,不过毕业证上会写7个)。其实很久之前就看到过这个问题了,最近又推送到首页了,想想自己在亚琛也快4年了,随便写点东西,也算是给准备来亚琛的同学们一些参考。
学业
先说说学业方面吧,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难度。我自己因为专业特殊性实习要求相对麻烦,在第一个实习之前又没有协调好具体要求,再加上碰上疫情,所以对时间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是正常按部就班地学的话,对于国内能考上985的同学们,只要德语水平过关,用8个学期本科毕业,甚至按时毕业,还是能做到的。我自己所了解到的别的专业的同学,按时毕业的也大有人在,所以说真的学业方面,好像也没有到很多人认为的那么恐怖,但总体也不算轻松。当然了,别的专业咱也不敢评价,德国其他大学咱也没读过,至于和别的学校比到底算不算难,咱也不敢说的太绝对,大致上属于难毕业的学校吧。
当然,学习方面因人而异,我自己是属于平时都在放假,只有考试前一个月开始才是真正开始学习的那一类。考试主要靠突击,所以学的也不算扎实,成绩可想而知也就一般的水平,和那些大神们还是没法相提并论的,说来也惭愧。在亚琛,真正要想考高分,尤其是某些杀手学科,还是非常难的。当然也有个别水课,所以这一点上差异性也比较大。亚琛考试期持续时间还是比较长的,运气不好,第一门和最后一门可能长达两个月,这也就导致了假期和其他学校比起来短很多,我基本没有放过超过一个月的假。比如柏林的那三所,还有慕尼黑工大
,假期动辄两个月,还是很让亚琛
学生羡慕的。
生活
作为一个小城市,亚琛生活其实还是挺便利的,超市,邮局,药店和餐厅基本都不会太远。偶尔去荷兰,比利时放个风也比较方便。
另外亚琛的天气一直是出了名的差,由于地理位置出众,经常下雨,特别是新生周的传统就是下雨天配啤酒。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之后有空再补充吧。
9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6 00:03
来答一波题吧好久没人更新了。
第一学期,正在考试季。7门考试。因为自己很行。
然后第一门考试划卷。
做模拟考试的时候感觉我们中国人擅长考试的不得了这些题目都可以承受。有个德国人学伴,他说主要是时间问题。一定要真正的理解才会。我不予理睬根我们将考试真是……
然而我第一门考试奔着2.0的基点刷了好几遍练习题背了好多东西教授不会画重点的没有范围讲的都是范围。看到卷子后感觉嗯熟悉的感觉坐着坐着发现时间已经剩半小时了还有一大半没做完。然后知道自己不行了然后决定划卷为了保持基点。
结果第二门还好,第三门自认为准备的很充分被了好多好多,结果考试一共一小时10道题,背的东西写上就没时间考虑其他计算题所以又失败了……
哎……………
都是没有女朋友的错,锅都推给未来的女朋友吧。因为一个人学校效率太低了……
rwth的考试我是信了……


作者:Leonard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20926/answer/22045464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4-4-16 00:04
作者:子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20926/answer/105910473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疫情当前,亚琛的情况也不乐观。希望亚琛一切都好,欧洲安好,平安度过多难之春。
在亚琛读的博士。
虽然毕业之后每年都会回去,但是依然怀念在亚琛的日子,古老的小城和街道,偶尔落雪的冬天,和经常下雨的春夏秋。
亚琛的,或者说德国的博士整体来讲毕业不难,因为没有文章要求。所以导致了博士毕业生的水平上下限可以间隔很大,毕业年限可以很长很长。我研究所有一位全学校最熟悉的面孔,2003年开始读博,现在还没毕业。虽然您是开公司半职博士吧,可是这也太稳了,您博士开始那年出生的孩子今年都上大学了……
所里的博士水平都不错,虽然文章产量低得惊人。不过做起事情来倒也是踏踏实实(有慢的成分在里边),博士期间学到了很多,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
13年1月份在慕尼黑参加冬令营
期间,来到亚琛面试(也就是后来毕业的声学所),那是第一次来到亚琛。因为不确定面试是否能成功,所以面试之后上车之前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从火车站走到RWTH主楼,把小城快速照了一圈。
当时研究所还在Burtscheid老城区,费了好大劲才找到这么小个牌子Marschiertor,来亚琛后脚受伤之前一直在这旁边一个学校的体育馆和中国人打球。当时的口号是打到死,确实是打到死,周日打一下午,周一上午上教授的课困得跟孙子似的只有这么一张超级糊的球场照片

德国的博士和大部分国家不太一样,没有小导师也没有助理教授副教授带,一般一个所里就一两个大教授,完全没时间带学生,所以就得靠自己,用德国同事的话说就是ins kalte Wasser schmeissen(扔到冷水里)。所以一定自己规划好时间,你不找教授,教授可能永远不找你。有的同事一年跟教授也就meeting一次,后果是我在所里期间就肄业
了两个同事。
另外德国博士要承担很多教学任务,带学生,带实验课,期末考试出题批卷子,参与写proposal或者教授的工业项目等等。

在亚琛住的第一个房子

亚琛的电院牛人很多,学生就业方向也都非常好。隔壁研究所的欧姆教授Jens-Rainer Ohm就是通信领域的大牛,上过他的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上的要死要活的,最要命的是教授说话是单频
的,非常之催眠。课开始的时候学生还不少,后来上着上着就到个位数了,教授网上有上课的视频,所以不去也无所谓。可问题是听着他的都能睡着。写论文压力大睡眠质量不好的学弟学妹们建议找找教授的视频试试。黑归黑,教授水平顶尖,为人也很平和。
一到夏天就烟雾弥漫的西公园,一边打球一遍闻着烧烤味混合大麻味也是醉了

RWTH有全世界最大的虚拟现实环境CAVE(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被超越),由我们所负责声学系统。当时经常有访客来我们就要去接客作demo。




每年圣诞节所里都要有圣诞party,既然是声学所音乐肯定是少不了,既然是声学所为了不扰民降噪肯定做得好,所以每年都是在消声室
进行的。后来搬到新所周围不是居民区就无所谓了。

2013年ITA所圣诞party

2014年唱了首21 guns,唱的不咋地

每年RWTH还会举办一次亚琛好声音
。记不起来是哪年了,整场比赛进行完了主办方邀请台下观众上去k歌,期间他们统计票数。台下没人上去,后来有人起哄让一个主办方的工作人员唱,哥们羞羞答答半推半就上去了,一首寂寞先生
炸裂全场,一下把参赛选手都比没了。那天在场的同学举下手!

每年春天都有的演出,忘了叫啥名了。当时一个朋友在舞蹈队,去看过的唯一一次

一年两次的嘉年华。离开亚琛前两天去玩了一次,可能是当时身体不太舒服,出来差点没吐了。



最喜欢的小街,有时候中午吃完饭来走一圈某年春天办公室窗外的火烧云

学校的两个体育馆可以免费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比如篮球、排球、羽毛球、跳操等等,提前在网上注册即可。现在最怀念的就是那时候每周都跟球友打球的日子。

脚好了之后每周都来sporthalle打球(网上盗图)

绿草,白雪,蓝天,朝阳,女人和狗
告别那天

喜欢或者想学声学的人可以考虑RWTH的声学所,不仅实力强大,而且教授颜值还高
声学的课非常齐全,还有各种各样的实验课


怀念还在学校的日子,庆幸最后一段学生生涯在RWTH度过,在亚琛度过。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